[实用新型]一种信号灯光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2332.2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3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中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3/20 | 分类号: | F21S43/20;F21S43/3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长春新发惠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6 | 代理人: | 高佳佳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灯 光学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信号灯光学结构,结构包括电路板、光源、透镜,所述电路板、光源、透镜自左向右依次安装,光源发射出光线分成两个部分,大部分光通过正前方的透镜结构后被准直,其余部分通过透镜内的全反射面发生全反射后准直,两部分准直光线通过透镜的发射面扩散后实现信号灯的配光要求,本实用新型降低透镜的厚度,造型方便,视觉效果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汽车信号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信号灯光学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信号灯是一种为汽车提供安全指示的汽车灯具,传统的汽车信号灯主要由电源、光源、灯壳、反射镜和有色透镜等部分组成,其中,光源为白炽灯或卤钨灯,反射镜的作用是将向各个方向出射的光收集起来向前出射,由于反射镜的存在,导致假显示效应,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清晨和傍晚,由于这时的阳光投射方向与地面夹角较小,信号灯的遮沿无法遮挡入射到信号灯有色透镜上的阳光,入射阳光通过信号灯的有色透镜后经由反光镜反射后再射出,这样虽然信号灯本身并没有点亮,但是从其他驾驶员和行人的角度来说,像点亮一样,于是出现假显示效应,易引起交通事故,而且传统的汽车信号灯结构复杂,光线利用率低,光斑过于集中,不利于人员在小角度的方向辨识信号标志,而且透镜的厚度过厚,导致光的损耗增加。
针对现有的汽车信号灯的诸多缺陷,需要一种光学结构,能够降低透镜的厚度,提高光利用率,出光的方向有一定的扩散角度使得辨识范围更广,提高安全性,而且结构简易、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灯光学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号灯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电路板、光源、透镜,所述透镜位于电路板的右侧,所述光源位于电路板与透镜之间,且与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透镜为圆台型结构,且其一侧的中心设有一定深度的圆台形凹陷。
优选地,所述透镜由菲涅尔透镜结构、入射面、全反射面、发射面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入射面为圆台型凹陷的内侧面,所述菲涅尔透镜结构位于圆台型凹陷的内部底面,所述发射面位于菲涅尔透镜结构的右侧,所述全反射面为入射面与发射面之间相连形成的透镜外侧面。
优选地,所述全反射面为一圆弧曲面。
优选地,所述发射面由一定数量的圆弧曲面组成。
优选地,所述光源位于圆台形凹陷的中心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采用一种透镜结构,减少了传统信号灯的反射镜的结构,避免了出现假显示效应,降低交通事故的功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发射面的特殊结构,使得出光的方向有一定的扩散角度,信号灯的辨识范围更广,提高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采用透镜结构简单、紧凑,造型方便,厚度降低,光的损耗减少,光线利用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电路板,2-光源,3-透镜,301-入射面,302-菲涅尔透镜结构,303-发射面,304-全反射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信号灯光学结构,结构包括电路板1、光源2、透镜3,其中透镜3位于电路板1的右侧,光源2位于电路板1与透镜3之间,且与电路板1固定连接,透镜3为圆台型结构,且其一侧的中心设有一定深度的圆台形凹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中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长春中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23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