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1502.5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5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曾嘉;黄榕;蔡丽红;张珊;黄少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体式 保留 灌肠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包括注射器和连接注射器的肛管,肛管的前端有侧孔,所述注射器与肛管一体连接,肛管的前端为圆锥型封闭端,肛管的侧孔为药液进出口,肛管的前段外表面和注射器的外表面均有等间隔分布的刻度。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的注射器和肛管不会分离,能够避免污染灌肠液和漏液,也能避免肠穿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
背景技术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其目的是:用于刺激肠蠕动,解除便秘,排除肠胀气;清洁肠道,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稀释和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灌肠使用的器械是分体式的注射器和肛管,在使用时连接起来,在操作过程中多次分拆注射器和肛管容易污染灌肠液,且容易让注射器和肛管连接处漏液或因压力过大而分离。另外,由于病人肠道内有压力,在灌肠时,注射器比较难推动,而护士又需要一手手持注射器,一手推注射器推杆,操作起来较吃力,给护士增加了工作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注射器和肛管不会分离,能够避免污染灌肠液和漏液,也能避免肠穿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包括注射器和连接注射器的肛管,肛管的前端有侧孔,所述注射器与肛管一体连接,肛管的前端为圆锥型封闭端,肛管的侧孔为药液进出口,肛管的前段外表面和注射器的外表面均有等间隔分布的刻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射器包括筒身、置于筒身内的活塞和推杆,筒身的后端外壁有翼板,推杆的前端伸入筒身内固定连接至活塞,推杆的后端伸出筒身后端外,活塞的外壁上套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活塞的前后端。塑料薄膜有助于减少活塞阻力,使得推药液更省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的前后端有凹槽,塑料薄膜的前后两端均分别有弹性胶环,两个弹性胶环分别卡在相应的凹槽处。使塑料薄膜固定牢固,不易松脱,而且也方便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位于筒身下方的底座,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床沿夹,底座的顶面凹陷形成限位槽,筒身限位在限位槽内,限位槽在对应翼板的位置凹陷形成卡槽,翼板卡在卡槽内,底座的后端有用于辅助握持的把手。使注射器筒身牢固固定在底座上,方便推药液时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为弧形弯曲结构。方便手握持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顶面为倾斜面,倾斜面的前侧为高端,倾斜面的后侧为低端,限位槽自倾斜面的表面凹陷形成。方便注射器顺利推注药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底部一体连接有竖向连接部,竖向连接部的下端一体连接有床沿夹,床沿夹垂直竖向连接部,床沿夹上装有紧固螺丝。结构简单,能够牢固固定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的有益效果如下:
(1)注射器及肛管一体连接构成一体式注射器,避免操作时多次分拆注射器及肛管,减少污染灌肠液的风险,避免操作过程中漏液及因压力过大导致分离的情况。
(2)注射器表面有灌肠所需刻度,可精密测量灌肠液的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可广泛用于各级医院、社区医院、诊所、家庭病房及家庭中进行保留灌肠。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的示意图。
图2为底座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1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磁石自动组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落料模的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