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0809.3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7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汪玉容;李利丹;植凤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里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29/02;E03F3/04 |
代理公司: | 贵阳索易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7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556011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土 工程 加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装置,包括边坡防护墙,护桩,加固集成面板,地渠和岩土山体;所述岩土山体的山沿前端设有边坡防护墙;所述边坡防护墙的后方挖槽并在槽内修筑有护桩;所述护桩底部设有地渠;所述岩土山体的底部表面安装有加固集成面板。地渠和护桩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边坡加固结构往往采用单一的如土钉,加强筋和抗滑桩等加固结构,在应对复杂的山体结构时,单一结构不能够很好的应对复杂的结构状况,整体的集成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加固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边坡指的是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和铁路开通后遗留下来的边坡等,形成的这些边坡普遍存在冲刷侵蚀、水土流失和浅层局部滑坡现象。坡面防护常用的措施有灰浆或三合土等抹面、喷浆、喷混凝土、浆砌片石护墙、锚喷护坡、锚喷网护坡等
如申请号:201610286970.1的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其中,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包括充填式生态毯和设于所述充填式生态毯上的种子层,所述充填式生态毯固定的铺设于坡面上,且所述充填式生态毯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充填袋,所述充填袋内填充充填料。基于该边坡生态修复系统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S1,在坡面上铺设充填式生态毯,并采用锚杆固定;S2,向充填式生态毯内填充充填料;S3,在完成填充的充填式生态毯上设置种子层。该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大大降低了施工的成本,有益于在大面积坡面的生态修复工作中推广应用。
通过对上述文件中的检索,我们研究发现,现有的边坡加固结构往往采用单一的如土钉,加强筋和抗滑桩等加固结构,在应对复杂的山体结构时,单一结构不能够很好的应对复杂的结构状况,整体的集成性较差。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边坡加固结构往往采用单一的如土钉,加强筋和抗滑桩等加固结构,在应对复杂的山体结构时,单一结构不能够很好的应对复杂的结构状况,整体的集成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装置,包括边坡防护墙,护桩,加固集成面板,地渠和岩土山体;所述岩土山体的山沿前端设有边坡防护墙;所述边坡防护墙的后方挖槽并在槽内修筑有护桩;所述护桩底部设有地渠;所述岩土山体的底部表面安装有加固集成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边坡防护墙与岩土山体末端存在距离差,所述边坡防护墙主体为斜坡结构,且边坡防护墙内部安装有三段递进的阶梯式的矮墙结构;所述矮墙结构的高度依次递增。
进一步的,所述护桩主体结构为圆柱结构,且护桩沿边坡防护墙后端均匀排列;所述护桩的底部与岩土山体底部边缘接近,所述护桩的顶部设有圆头结构;所述圆头结构主体为圆球形结构,且圆头结构的底部设有弧形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集成面板的表面覆盖有一层轻微凸起形成微弧结构的蒙皮结构;所述加固集成面板内部均匀并立体排列设有嵌入山体的扁平圆锥结构的加固钉。
进一步的,所述地渠的底部设有高低起伏的波浪底结构,且地渠底部表面均匀开设有细小孔洞。
进一步的,所述岩土山体的底部上端插入地渠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里学院,未经凯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08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定量供料装置
- 下一篇:影像法熔融盐熔点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