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抗器用风冷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0569.7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3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岳泽;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吴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8 | 分类号: | H01F27/08;H01F27/22;H01F27/02;B01D53/26;B01D5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抗 器用 风冷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抗器用风冷散热装置,包括机箱、电抗装置和石灰块,所述机箱的底端中部连接有进风口,且进风口的两侧分布有抽屉,所述电抗装置连接于机箱的中部,且电抗装置的两侧分布有风扇,所述机箱的上端连接有出风口,且出风口的内侧连接有散热片,所述石灰块摆放于抽屉的内部,且石灰块的表面覆盖有透气膜,所述风扇的一侧连接有散热鳍片,且风扇的下端连接有热管,所述出风口的内壁与散热片之间连接有固定块。该电抗器用风冷散热装置设置有多重的散热功能,能够对电抗装置等多种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散热处理,且在散热的同时还能够对设备进行有效的除湿处理,大大加强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冷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抗器用风冷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机柜的功率等级越来越大,电气设备的散热重要性也越发突出,尤其对于电抗装置或变压器等大发热量的散热解决方案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能够有效解决电抗装置类大发热量器件的散热问题,不仅会导致电抗装置类器件本身过热损坏,还会导致整个机柜的散热变差,影响其他热敏感器件的可靠性,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电抗器用风冷散热装置。
市场上的电抗器用风冷散热装置大都存在散热性能不够好,不能够将电抗装置等设备所产生的热量排出,大大影响了工作的效率,且有的散热装置价格较为昂贵,不适合大批量生产使用,且有的出现质量不好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抗器用风冷散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抗器用风冷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电抗器用风冷散热装置大都存在散热性能不够好,不能够将电抗装置等设备所产生的热量排出,大大影响了工作的效率,且有的散热装置价格较为昂贵,不适合大批量生产使用,且有的出现质量不好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抗器用风冷散热装置,包括机箱、电抗装置和石灰块,所述机箱的底端中部连接有进风口,且进风口的两侧分布有抽屉,所述电抗装置连接于机箱的中部,且电抗装置的两侧分布有风扇,所述机箱的上端连接有出风口,且出风口的内侧连接有散热片,所述机箱的一侧连接有盖板,且盖板与机箱之间连接有铰链,所述盖板的内部分布有透气孔,所述石灰块摆放于抽屉的内部,且石灰块的表面覆盖有透气膜,所述风扇的一侧连接有散热鳍片,且风扇的下端连接有热管,所述出风口的内壁与散热片之间连接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与抽屉之间呈水平状分布,且抽屉对称分布于进风口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风扇分布于机箱内壁的两侧,且电抗装置在两风扇之间。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与机箱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且出风口呈一字状分布于机箱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盖板通过铰链与机箱构成旋转结构,且盖板的内部均匀分布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灰块均匀分布于抽屉的内部,且石灰块的表面覆盖有透气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抗器用风冷散热装置设置有多重的散热功能,能够对电抗装置等多种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散热处理,且在散热的同时还能够对设备进行有效的除湿处理,大大加强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抽屉对称分布于进风口的两侧使得通过进风口进入的空气能够由抽屉里面的石灰块进行除湿,防止装置接触水汽二生锈,电抗装置在两风扇之间使得电抗装置的两侧都能进行散热,使得散热的效果更好,出风口与机箱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且出风口呈一字状分布于机箱的顶部,出风口呈一字状分布于机箱的顶部是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使得热气能够从上面流出,且出风口设置有三组,大大增加了散热的能力,石灰块均匀分布于抽屉的内部使得装置在散热的同时又能够进行除湿,而且石灰块的表面覆盖有透气膜防止了当风扇工作时使得石灰块四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吴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吴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05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三维电子航道图的内河路径规划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