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低温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9996.3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7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安源;李龙;安禹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天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F16K5/20;F16K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石磊 |
地址: | 23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低温 球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低温球阀,包括主阀体、副阀体、第一阀座组件、第二阀座组件、阀盖、阀杆、轴套、静电导出组件、球芯和填料组件;主阀体的左侧固定有可拆卸的副阀体,主阀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阀座组件,副阀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阀座组件,静电导出组件设置在阀杆的中部并设于主阀体的内部和轴套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采用软、硬双密封结合的方式,解决了非金属软密封软密封的阀座在超低温时密封失效的问题,全金属硬密封的阀座的使用则保证了阀门的使用寿命,且有效提升了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低温球阀。
背景技术
球阀在管路中主要用来做切断、分配和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的常用部件,超低温球阀是指使用在-196℃以下的球阀;现有的超低温球阀分为全金属硬密封或非金属软密封两类,全金属硬密封的阀座在超低温环境下摩擦力较大,磨损后容易密封失效;而非金属软密封软密封的阀座在超低温环境下弹性变差,收缩量较大也容易造成密封失效,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软、硬双密封结合的方式,既解决了在超低温时密封失效的问题,又保证了阀门的使用寿命,且有效提升了安全性能的超低温球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低温球阀,包括主阀体、副阀体、第一阀座组件、第二阀座组件、阀盖、阀杆、轴套、静电导出组件、球芯和填料组件;阀盖可拆卸的设置在主阀体的上侧,球芯设置在主阀体的内部,阀杆竖直设置在阀盖的内部,填料组件套设在阀杆的上端外侧并设于阀盖的上侧,阀杆的下端固定在球芯的上侧,球芯的内部开设有过料孔,轴套套设在阀杆的下端外侧并嵌设在主阀体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的左侧固定有可拆卸的副阀体,所述主阀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阀座组件,所述副阀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阀座组件,所述静电导出组件设置在阀杆的中部并设于主阀体的内部和轴套的上方;所述主阀体左侧内部开设有阀腔,所述阀腔的右侧开设有球面腔,所述球面腔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阀腔的左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副阀体的右侧向外形成有凸台,所述凸台插入在定位孔中,所述凸台的外端中心开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的底面形成有锥面,所述锥面的中心开设有第三沉孔,所述第三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主阀体的上侧开设有活动沉孔,所述活动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活动通孔,所述活动通孔的下端与阀腔的上侧内壁相互连通,所述轴套嵌设在活动通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座组件包括第一硬阀座、第一密封圈、第一软阀座和第一调整垫;所述第一硬阀座嵌设在第一沉孔中,所述第一软阀座嵌设在第一硬阀座的内端,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一调整垫均套设在第一硬阀座的外端,所述第一调整垫设于第一密封圈的外侧,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一调整垫的外侧均贴合在第一沉孔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硬阀座的内侧开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一球面,所述第一软阀座嵌设在第一球面的内壁中,所述第一软阀座的内侧开设有第二球面,所述第二球面与第一球面相互配合并均贴合在球芯的右侧外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阀座组件包括碟簧座、碟簧、防尘圈、第二硬阀座、第二密封圈、第二软阀座和第二调整垫;所述碟簧座嵌设在第二沉孔中,所述碟簧座的外端中心向外形成有套筒,所述套筒插入在第三沉孔中,所述碟簧套设在套筒外并插入在第二沉孔中,所述防尘圈嵌设在第三沉孔的内壁中并套设在套筒外,所述第二硬阀座插入在第三沉孔中,所述第二硬阀座的左侧贴合在碟簧座的右侧,所述第二软阀座嵌设在第二硬阀座的内端,所述第二密封圈和第二调整垫均套设在第二硬阀座的外端,所述第二调整垫设于第二密封圈的外侧,所述第二密封圈和第二调整垫的外侧均贴合在第二沉孔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硬阀座的内侧开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三球面,所述第二软阀座嵌设在第三球面的内壁中,所述第二软阀座的内侧开设有第四球面,所述第四球面与第三球面相互配合并均贴合在球芯的左侧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天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宿州天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99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泄漏的减水剂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磨辊快抬的液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