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物印花预处理专用预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9704.6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5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周道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海天针织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21/00 | 分类号: | D06C21/00;D06C7/00;D06B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24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印花 预处理 专用 设备 | ||
一种纺织物印花预处理专用预缩设备,包括前架、前固定辊、前辊连接件、喷气腔、预处理辊、进气管、后架、后固定辊、后辊连接件、预缩组件、调节组件;前架设置于喷气腔一端;前固定辊设置于前架之间;喷气腔呈中空结构,喷气腔两端形成喷气腔开口;喷气腔开口内设有导辊;预处理辊横向设置于喷气腔内;进气管横向设置于于喷气腔内部顶端;后架设置于喷气腔一端,呈对称设置,每个后架与喷气腔一端外壳固定连接;后固定辊设置于后架之间;预缩组件呈正反交错设置;调节组件设置于一个预缩组件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润湿速率快,减小蒸汽喷射量,且可精准控制预缩后纺织物的含水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物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纺织物印花预处理专用预缩设备。
背景技术
在纺织物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纺织完成的织物进行多项处理已到达最佳的产品性能,其中为了使纺织的面料变得柔软需要对纺织物进行缩水处理。缩水处理是指用物理方法减少织物浸水后的收缩以降低缩水的整理过程,又称机械预缩整理。机械预缩首先将织物先经喷蒸汽或喷雾给湿,再施以经向机械挤压,使屈曲波高增大,然后经松式干燥。预缩后的棉布缩水率可以降低到1%以下,并由于纤维、纱线之间的相互挤压和搓动,织物手感的柔软性也会得到改善。
现有技术中的预缩设备中存在如下技术缺陷:1.针对纺织物预缩过程中需要进行喷射蒸汽处理,喷射的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并从喷气孔中喷出,进行直射与纺织物表面;如喷气的宽度小于纺织物表面的宽度,则会导致纺织物润湿不充分,导致纺织物缩水效果较差;如喷气的宽度大于纺织物表面的宽度,多余的喷射蒸汽散失到空气中,产生浪费现象;对纺织物喷蒸汽时很难控制蒸汽用量,且喷射的蒸汽仅能对纺织物进行单面喷射,纺织物浸润速率低。 2.对纺织物预缩时,仅对纺织物的单面进行加热预缩处理,纺织物未进过反复翻折加热预缩,纺织物的预缩过程存在不均匀,不充分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物印花预处理专用预缩设备,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纺织物印花预处理专用预缩设备,包括前架、前固定辊、前辊连接件、喷气腔、预处理辊、进气管、后架、后固定辊、后辊连接件、预缩组件、调节组件;
所述前架设置于所述喷气腔一端,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前架与所述喷气腔一端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前固定辊数量为两个,分为上前辊和下前辊,所述上前辊和所述下前辊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下前辊设置于所述前架之间,所述下前辊两端通过轴承与两侧所述前架实现转动;所述前辊连接件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前辊连接件对称设置于两侧前架顶端,所述前辊连接件通过紧固件实现与所述前架固定,所述上前辊设置于两侧所述前辊连接件之间,所述上前辊两端通过轴承与两侧所述前辊连接件实现转动;
所述喷气腔呈中空结构,所述喷气腔两端中心呈通孔状结构,形成喷气腔开口;所述喷气腔开口内设有导辊,所述导辊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喷气腔开口两端侧壁实现转动;所述预处理辊横向设置于所述喷气腔内,所述预处理辊两端通过轴承与喷气腔侧壁实现转动;所述喷气腔底端设有排液管;所述进气管横向设置于所述于所述喷气腔内部顶端,所述进气管通过紧固件实现与所述喷气腔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底端设有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进气管垂直贯通设置;
所述后架设置于所述喷气腔一端,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后架与所述喷气腔一端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后固定辊数量为两个,分为上后辊和下后辊,所述上后辊和所述下后辊呈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下后辊设置于所述后架之间,所述下后辊两端通过轴承与两侧所述后架的一端实现转动;所述后辊连接件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后辊连接件对称设置于两侧后架的一端的顶面,所述后辊连接通过紧固件实现与所述后架固定,所述上后辊置于两侧所述后辊连接件之间,所述上后辊两端通过轴承与两侧所述后辊连接件实现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海天针织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海天针织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97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用车后下防护安全装置
- 下一篇:磨损报警器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