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半环形谐振腔的两点馈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9232.4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0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景志强;陈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从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7/06 | 分类号: | H01P7/06;A61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谐振腔 两点 馈电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理疗设备领域,尤其为一种双半环形谐振腔的两点馈电结构,包括对称布置的谐振腔本体,所述谐振腔本体上从外到内依次布置有半圆形结构的外筒、中筒和内筒,所述中筒安装于外筒和内筒之间,所述外筒和中筒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一支撑杆固定隔离,所述中筒和内筒之间通过第二支撑杆固定隔离,所述中筒的顶端和外筒的顶端均与半圆环状结构的第一固定板的底面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中,将两个半环形谐振腔组成一个完整的环形谐振腔,具有辐射场能量集中,且设备的能量利用率高,半环形谐振腔产生的辐射电场是一个约束电场,泄漏到环形腔体外的电磁波更少,对周围其他电子设备的干扰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半环形谐振腔的两点馈电结构。
背景技术
整个人体是一个生物电场系统,人们通过研究发现,利用适当的电磁波作用于人体,可以达到治疗疾病和健身的目的,对人体时有益的。其中应用电磁波波长为10m~1m,频率为30MHz~300MHz的超高频交流电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和保健的方法称为超短波疗法。超短波的频率很高,不宜采用电感法治疗,多采用电容电极法治疗。电容电极超短波疗法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路产生高频电磁波(如:射频频率为40.68MHz),经滤波、放大、耦合检波后再经电容电极辐射输出能量作用于人体。
现有的电容电极超短波疗法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能量辐射器对于场地要求有限制,对于小面积不适用,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如果通道过小也不利于能量辐射器的运输传送;
2、传统的能量辐射器是不可独立拆分的,更换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半环形谐振腔的两点馈电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半环形谐振腔的两点馈电结构,包括对称布置的谐振腔本体,所述谐振腔本体上从外到内依次布置有半圆形结构的外筒、中筒和内筒,所述中筒安装于外筒和内筒之间,所述外筒和中筒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一支撑杆固定隔离,所述中筒和内筒之间通过第二支撑杆固定隔离,所述中筒的顶端和外筒的顶端均与半圆环状结构的第一固定板的底面焊接固定,所述内筒的底端和外筒的底端均与环形结构的第二固定板的顶面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外筒、中筒和内筒的壁厚相同,且外筒的内径大于中筒的内径,所述中筒的内径大于内筒的内径,且外筒、中筒和内筒均为金属导体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外筒的长度大于中筒的长度,所述内筒的长度小于中筒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外筒的一侧布置有同轴线,所述同轴线包括为同轴线外导体和同轴线内导体,且同轴线内导体位于同轴线外导体的内部,且同轴线与半圆筒直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同轴线外导体与外筒电连接,所述同轴线内导体穿过外筒且与中筒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外筒的内壁中部连接,且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中筒的外壁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杆与中筒的外壁垂直且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从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从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92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半环形谐振腔
- 下一篇:一种基于环形谐振腔的智能足浴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