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隔热罩的冲孔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38842.2 | 申请日: | 2019-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4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马中健;郑康;徐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爱驰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28/32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丁鹏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隔热 冲孔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隔热罩的冲孔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模、第二定位凹模,所述第一定位凹模与坯料的上端面形状相适,其固连有四根冲针,所述第二定位凹模固连有冲杆;所述下模座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凸模、第二定位凸模,所述第一定位凸模与坯料的下端面形状相适,第一定位凸模开设有四个冲针孔和两个冲杆槽,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通过导套与导柱的配合实现开合模。本实用新型将冲孔模和侧冲孔模设置于同一套模具上,降低了模具生产成本,简化了零件的加工工序,提高了孔的位置精度和产品的合格率,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冲压模具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隔热罩的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设计制造技术是现代冲压生产的核心技术,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正在不断追求生产高效、安全可靠。通常情况下,汽车覆盖件在拉伸成型后,还需要进行多道工序,包括冲孔、修边、侧冲孔等,以去除钣金件边缘多余的材料或是在钣金件上加工出需要的孔洞。如附图4所示的一种隔热罩部件,在传统工艺中需依次经过冲孔和侧冲孔加工后得到,其加工步骤较为繁琐,且加工得到的孔位置精度低,导致产品的合格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设置合理的用于隔热罩的冲孔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隔热罩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
所述上模座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模、第二定位凹模,所述第一定位凹模与坯料的上端面形状相适,其固连有四根冲针,所述冲针垂直于上模座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凹模固连有冲杆,所述冲杆相对上模座倾斜设置,第一定位凹模开设有接纳冲杆头部的容置槽;
所述下模座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凸模、第二定位凸模,所述第一定位凸模与坯料的下端面形状相适,第一定位凸模开设有四个冲针孔和两个冲杆槽,所述冲针孔、冲杆槽分别与冲针、冲杆配合;第二定位凸模与第二定位凹模配合,两者的数量均为两个;
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通过导套与导柱的配合实现开合模。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模座开设有与冲针孔、冲杆槽连通的落料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模座的下方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与下模座通过支撑板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四根。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导柱的数量为四根且均布于上模座的边缘,所述导套固设于下模座且与导柱的数量相同、位置相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均固设有限位柱。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驱动上模座上下运动。
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将冲孔模和侧冲孔模设置于同一套模具上,降低了模具生产成本,简化了零件的加工工序,提高了孔的位置精度和产品的合格率,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坯料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爱驰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平湖爱驰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88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氢水的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眼科手术后护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