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补偿压缩沉降的主动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7886.3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4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昶;叶业;王浩;魏民;罗璐;陈由峰;但吉林;黄俊;荣培森;邓波;高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偿 压缩 沉降 主动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补偿压缩沉降的主动支撑结构,包括土壤,所述土壤的上端接触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浇筑有混凝土桩,所述混凝土桩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桩,所述移动桩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该可补偿压缩沉降的主动支撑结构通过在混凝土桩内滑动连接移动桩,移动桩上设计支撑座和支撑柱,且通过支撑块对支撑座进行支撑,通过调节支撑块的位置来调节支撑座的高度,便于在土壤沉降后,使得支撑结构通过主动补偿,来回到原来的位置,避免支撑结构随土壤沉降导致产生误差较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补偿压缩沉降的主动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或者路桥工程中,需要架设支撑结构。一般支撑结构都需要打桩或者浇筑混凝土桩来进行底部支撑。
但是由于架设支撑结构的土壤都存在一定的沉降,导致支撑结构高度下降。支撑结构一般按照设计规划组装,导致发生一部分沉降时,通常靠经验设计一定的高度,或者需要采用加上其他结构补偿的方式,来进行被动补偿,有时还容易造成结构不稳定,不利于施工的进行。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补偿压缩沉降的主动支撑结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补偿压缩沉降的主动支撑结构,包括土壤,所述土壤的上端接触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浇筑有混凝土桩,所述混凝土桩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桩,所述移动桩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凸块,所述支撑块的下端与支撑板的上端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桩浇筑于土壤内,所述混凝土桩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桩。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在支撑座的底部两侧呈对称设计,所述卡槽内卡合有连接凸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左端与支撑凸起的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左端与支撑凸起的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和连接凸块为一体式结构,且均由钢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补偿压缩沉降的主动支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补偿压缩沉降的主动支撑结构通过在混凝土桩内滑动连接移动桩,移动桩上设计支撑座和支撑柱,且通过支撑块对支撑座进行支撑,通过调节支撑块的位置来调节支撑座的高度,便于在土壤沉降后,使得支撑结构通过主动补偿,来回到原来的位置,避免支撑结构随土壤沉降导致产生误差较大。
(2)、该可补偿压缩沉降的主动支撑结构通过设计支撑板与混凝土桩配合,可减小混凝土桩的沉降,而且采用的支撑块主要用于承接支撑座的压力,通过设计支撑凸起、支撑杆和限位环的配合,对支撑块进行限位,使得支撑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支撑板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支撑座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支撑座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78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数量的导向座加工板
- 下一篇:一种影像科X光片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