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绝缘检测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7678.3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7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增;徐永生;陈少杰;王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何少岩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绝缘 检测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绝缘检测装置和系统,涉及电力电缆检测技术领域。该电缆绝缘检测装置包括电容传感器和测试容器,测试容器中设置有沉浸液,电容传感器套设在待测电缆的表面,电容传感器与阻抗分析仪电连接,待测电缆及电容传感器均沉浸在沉浸液中;电容传感器用于在接收到阻抗分析仪提供的电流信号时,产生电压信号,并将电压信号发送至阻抗分析仪,以便阻抗分析仪根据电压信号计算得到待测电缆的绝缘层的电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绝缘检测装置能够使得电容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更加的精准,进而可精准的评估待测电缆的绝缘状态,为电力电缆的更换和维护提供有效的参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绝缘检测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电力电缆的使用量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作为城市供电系统的血脉,电力电缆承担着为城市的生产生活输送所需电能的重要任务。一旦电力电缆出现故障,对城市生活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然而,电力电缆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和添加剂的存在,使得电缆不可避免地引入了缺陷,并且,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外在环境的作用,电缆绝缘加速劣化,缺陷不断增多,使得绝缘性能被大大地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由于电容传感器具有测量信号强度可调、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和操作简便的诸多优点,可以用来对电力电缆的绝缘状态进行检测,因此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和研究。但是电容传感器在应用于电缆的绝缘测量时,电容传感器并不会与电缆的表面完美接触,电容传感器与电缆的表面会存在空腔。由于空腔的存在,会使得电容传感器与被测电缆的距离发生改变,继而产生提离效应的现象,使得电容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绝缘检测装置和系统,能够消除电缆的绝缘测量过程中的提离效应,进而提高电容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绝缘检测装置,包括电容传感器和测试容器,所述测试容器中设置有沉浸液,所述电容传感器套设在待测电缆的表面,所述电容传感器与阻抗分析仪电连接,所述待测电缆及所述电容传感器均沉浸在所述沉浸液中;所述电容传感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阻抗分析仪提供的电流信号时,产生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电压信号发送至所述阻抗分析仪,以便所述阻抗分析仪根据所述电压信号计算得到所述待测电缆的绝缘层的电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沉浸液的介电常数与所述待测电缆的表面材质的介电常数相同或相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缆绝缘检测装置还包括卡箍,所述电容传感器通过所述卡箍固定套设在所述待测电缆的表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箍包括第一固定层、第二固定层和螺栓,所述第二固定层包裹着所述第一固定层,所述第二固定层上设置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设置有固定孔,在所述电容传感器通过所述卡箍固定套设在所述待测电缆的表面时,所述第一固定层远离所述第二固定层的一面与所述电容传感器的表面贴合,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固定孔以将所述电容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待测电缆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层为柔性材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层为聚四氟乙烯材质、聚酰亚胺材质或季戊四醇材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缆绝缘检测装置还包括脱泡处理机,所述脱泡处理机与所述测试容器连接;所述脱泡处理机用于对沉浸液进行脱泡处理得到脱泡后的沉浸液,并将所述脱泡后的沉浸液输送至所述测试容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泡处理机包括出液管道,所述脱泡处理机通过所述出液管道与所述测试容器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泡处理机采用超声波脱泡机或真空脱泡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76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