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6956.3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6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丁生晨;刘彦丽;张韡;张超云;黄显章;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22 | 分类号: | C12M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谢肖雄 |
地址: | 47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医学 病原体 培养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础医学技术领域的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圆盘状;四个器皿,四个所述器皿呈环形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部,四个所述器皿的外侧壁与所述底板的外侧壁平齐;盒盖,所述盒盖安装在四个所述器皿的顶部,所述盒盖与四个所述器皿为过渡配合,所述底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为圆盘状;四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呈十字开设在所述板体的前表面,四个所述滑槽互不接触;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在所述板体的前表面中端,所述定位槽与所述板体一体加工而成,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隔绝病原体之间的干扰,通过四个相互隔绝的器皿培养病原体,一个器皿内放置一种病原体,能够有效地隔绝病原体之间的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础医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皿。
背景技术
基础医学(英语缩写BMS),属于基础学科,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其所研究的关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为其他所有应用医学所遵循,基础医学的学习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培养皿进行培养试验。
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适合实验室接种、划线、分离细菌的操作,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养。
基础医学的日常研究中往往需要对病原体进行体外培养,以此了解病原体的相关代谢及生长特性。但现有基础医学操作中使用的病原体培养皿无法分区,做病原体对比实验时,各种不同的病原体在同一个空间内,容易导致病原体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基础医学的日常研究中往往需要对病原体进行体外培养,以此了解病原体的相关代谢及生长特性。但现有基础医学操作中使用的病原体培养皿无法分区,做病原体对比实验时,各种不同的病原体在同一个空间内,容易导致病原体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皿,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为圆盘状;
四个器皿,四个所述器皿呈环形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部,四个所述器皿的外侧壁与所述底板的外侧壁平齐;
盒盖,所述盒盖安装在四个所述器皿的顶部,所述盒盖与四个所述器皿为过渡配合。
优选的,所述底板包括:
板体,所述板体为圆盘状;
四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呈十字开设在所述板体的前表面,四个所述滑槽互不接触;
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在所述板体的前表面中端,所述定位槽与所述板体一体加工而成,所述定位槽为镂空的圆柱。
优选的,四个所述器皿均包括:
弧形槽体,所述弧形槽体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部;
滑块,所述滑块设在所述弧形槽体的底部中端,所述滑块与所述弧形槽体为一体加工而成。
优选的,所述盒盖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覆盖在四个所述器皿的顶部;
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在所述盖体的顶部中端,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盖体为一体加工而成。
优选的,所述弧形槽体底部面积为所述板体的顶部面积的四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理工学院,未经南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69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物流传输系统三位四通换向环阀
- 下一篇:一种用于纸箱生产的清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