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光谱压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6647.6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2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罗川;袁丽凤;陈铁杉;徐善浩;张樱;陈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关技术中心;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9C43/02 | 分类号: | B29C43/02;B29C43/58;B29C43/52;B29C43/56;B29C43/50;G01N1/28;B29L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路锐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光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光谱压膜装置,其要点是:包括底座组件、立柱、驱动装置、可控温上压块、氮气保护装置和控制装置。底座组件包括可控温底座和膜片座。立柱竖直固定设置在固定座的中部后部上。膜片座可拆卸设置在可控温底座上。驱动装置设置在立柱上,位于膜片座上方,由驱动装置驱动可控温上压块运动。氮气保护装置用于在膜片座上方形成气体保护。控制装置设有温度控制器和气体流量控制器,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可控温底座的温度和可控温上压块的温度,气体流量控制器用于氮气保护装置的出气量大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对塑料进行压膜的装置。
背景技术
再生塑料是塑料的再利用,是通过对废旧塑料原料进行预处理、熔融造粒、改性等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处理后重新得到的塑料原料。造粒塑料前景广阔,虽能变废为宝,但也有些厂家会以次充好,用再生塑料原料代替新料,因此需要对塑料进行鉴定。常用的鉴定塑料牌号的方法为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是高分子材料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它常用来定性判断材料的材质。红外光谱法是通过将一束不同波长的红外射线照射到物质的分子上,某些特定波长的红外射线被吸收,形成这一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由于每种分子都有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独有的红外吸收光谱,据此可以对分子进行结构分析和鉴定。检测前需要将塑料颗粒压制成薄膜状(以下称为压膜),然后再对该薄膜进行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用于红外光谱投射用塑料薄膜的红外光谱压膜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外光谱压膜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底座组件、立柱、驱动装置、可控温上压块、氮气保护装置和控制装置。底座组件包括可控温底座和膜片座。立柱竖直固定设置在固定座的中部后部上。膜片座可拆卸设置在可控温底座上。驱动装置设置在立柱上,位于膜片座上方,由驱动装置驱动可控温上压块运动。氮气保护装置用于在膜片座上方形成气体保护。控制装置设有温度控制器和气体流量控制器,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可控温底座的温度和可控温上压块的温度,气体流量控制器用于氮气保护装置的出气量大小。
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底座组件的可控温底座上部前部设有开口向前的燕尾槽。膜片座的形状与可控温底座上的燕尾槽的形状相对应,膜片座滑动设置在可控温底座的燕尾槽中,膜片座的上表面与可控温底座的上表面相平。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底座组件的膜片座上设有安装手柄。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驱动装置包括齿轮箱、齿条、复位弹簧和操作扳手。齿轮箱固定设置在立柱上。齿条沿上下向竖直设置在齿轮箱中与齿轮箱中的动力输出齿轮相啮合,复位弹簧沿上下向悬挂在齿轮箱上,其下端与齿条相连,复位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操作扳手用于给齿轮箱提供输入动力,使齿轮箱中的动力输出齿轮转动,从而驱动齿条向下或向上运动。可控温上压块固定设置在驱动装置的齿条的下端上。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模具板。模具板的厚度等于相应的待压制的塑料薄膜样品的厚度。模具板中部设有贯穿其上下的膜片孔。
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光谱压膜装置结构简单,底座组件设有可控温底座,通过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器可以控制可控温底座的温度,以便适应不同塑料的熔融温度需求,同时通过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器可控温上压块的温度,确保在将样品压制成薄膜时,上下两侧的温度一致,有利于提高压制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光谱压膜装置的底座组件的膜片座可快速拆卸设置在可控温底座上,便于将压制好的薄膜取下然后在氮气保护下自然冷却降温。
(3)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光谱压膜装置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采用弹簧复位,有利于提高效率,操作人员松开操作扳手后就能去取下压制好的薄膜,有利于快速进入下一步骤,从而提高后续的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关技术中心;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宁波海关技术中心;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66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血管胶囊原料制备设备
- 下一篇:一种硅胶制品生产用原料搅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