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功耗多电极生理参数采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6371.1 | 申请日: | 201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8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顾林跃;卢清君;李双龙;孙斌;金衍昆;杨辰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好络维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B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耗 电极 生理 参数 采集 电路 | ||
一种低功耗多电极生理参数采集电路,它包括ECG信号出入通道和模数转换器ADC,ECG信号的输入通道包括多条心电信号输入LA、RA、LL和V1‑V6中一个或者多个组成,该信号的输入通道选择电路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低功耗模拟开关,所述ECG通道输入通过MCU控制器来切换选择,并通过RC滤波电路后再经过模数转换器ADC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并且解决了传统单心电切换实现多导联延时的问题,实现多导数据实时显示。简化了模拟开关切换电路和解决导联脱落检测干扰问题,它具有小体积、低噪声和低功耗的设计要求,并且解决了传统单心电切换实现多导联延时的问题,实现多导数据实时显示,简化了模拟开关切换电路和解决导联脱落检测干扰问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医疗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功耗多电极生理参数采集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多导联心电信号采集电路通常需要三路以上的的ECG信号输入,通常需要相应的多路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以及模数转换电路(ADC),电路设计复杂且功耗巨大。虽然一些国外大厂如德州仪器(TI)和亚德诺半导体(ADI)推出一些心电专用模拟前端IC,比如TI的ADS129x系列和ADI的ADAS1000系列产品解决了电路体积大和设计复杂等问题,但价格比较昂贵,对于一些经济压力较大的患者来说,价格难以承受。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心电信号采集设备的便携性提出挑战,体积小、功耗低已然成为主流,这种模拟前端功耗仍然达不到穿戴式设备对低功耗的要求。这就使得在多导联心电信号采集芯片领域,采样率、噪声、功耗和电路规模之间很难同时达到最优结果。如果增加呼吸检测、起搏检测和生物阻抗检测等功能,电路规模和功耗将进一步增加。另外目前现有技术采用传统的单心电通道实现多导联切换存在时延,因模拟开关高速切换引起的过冲和振铃导致数据采集效率低下。振铃的时间长,导致导联切换后保持时间增加,为获取有效数据必须增加采样时间,采样率无法提高,导联心电有用信息丢失。切换采样只能运行在低速切换状态下,无法实现多导联实时显示检测,此种应用只能局限在分时某一导联显示。同时现有技术在解决耐极化电压范围小的问题上增加高通滤波电路,高通滤波电路存在充放电恢复时间,进一步导致通过导联切换技术无法满足高速切换同时显示要求。目前有技术将高低通滤波电路取消来提高采样速率,但是医疗法规对耐极化电压范围的规定促使心电放大器必须具有很低的增益,这样又对选择ADC模数转换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多导联快速切换采集心电信号的设计中还面临导联脱落检测相互干扰,模拟开关切换复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提出改进的设计方法,提出一种低功耗多电极生理参数采集电路,可减小多电极生理参数采集电路的设计规模和功耗,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方案如下:一种低功耗多电极生理参数采集电路,它包括ECG信号出入通道和模数转换器ADC,所述ECG信号出入通道的输入通道包括多条心电信号输入LA、 RA、LL和V1-V6中一个或者多个组成,该信号的输入通道选择电路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低功耗模拟开关,所述ECG信号出入通道的输入通过MCU控制器来切换选择,并通过RC调节电路阻抗,形成输入输出匹配,减少电路切换的过程中产生振铃信号的幅度和平稳时间,提升后端ADC的有效采样效率,经过模数转换器ADC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
作为优选:所述RC构建阻抗匹配电路由R1与C1组成正极RC滤波电路和由R2和 C2组成负极RC滤波电路组成,所述正极RC滤波电路连接至ECG输入信号通道中的 LA、LL、V1~V6端,该负正极RC滤波电路连接至ECG输入信号通道中的RA端,所述正极RC滤波电路和负极RC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模数转换器ADC的差分输入端正极和负极上。
作为优选:所述模数转换器ADC的内设有采集端,该采集端采用低功耗模数转换IC,后端连接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通过SPI等通信接口获取经过转换后的数字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好络维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好络维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63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