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连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6327.0 | 申请日: | 201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4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苑;梁剑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文苑;梁剑科;北京顺圆和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连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连动装置,包括下轴固定块,所述下轴固定块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轴固定块、小号轴护套盖Ⅰ与小号轴护套盖Ⅱ,且小号轴护套盖Ⅰ位于上轴固定块的一侧,所述小号轴护套盖Ⅱ位于上轴固定块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轴连动装置,能够解决线缆保护的问题,轴固定块中,使用特殊工艺将其作了90度通孔设计及工艺,并且可根据穿透的线缆直径,开孔规格可进行调整,两个轴连动块的连接,使线缆进行规范安装,且线缆在轴连动块之间也同时完成了紧固的作用,保证设备在翻动过程中,线缆不会被扯动,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其中采用了阻尼轴,可以使开合件可以开合停留任意角度,提高了安全性,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器材领域,具体为一种轴连动装置。
背景技术
轴连动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可用及的领域,其中阻尼轴是可根据承受力选择的,轴连动装置可配合不低于20KG的转动承受力,在此类设备中,现有市场上的解决方案多种,但却都大同小异,终结后解决方案基本是:一、气杆轴+线套管,二、有硬度的线套管,这种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一、需要有腔体部件预留出足够手提箱上盖盖合后该零件所占用的空间,二、由于到腔体内要保持线的柔性,不可以再延伸使用硬度的套线管,这就造成硬与软的碰撞,长时间使用后,线容易磨损,导致设备的损坏,三、由于此类设备的解决方案都占用上盖与腔体之间的空隙,从外观上也非常不美观,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轴连动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连动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轴连动装置,包括下轴固定块,所述下轴固定块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轴固定块、小号轴护套盖Ⅰ与小号轴护套盖Ⅱ,且小号轴护套盖Ⅰ位于上轴固定块的一侧,所述小号轴护套盖Ⅱ位于上轴固定块的另一侧,所述上轴固定块与下轴固定块之间设置有阻尼轴,且阻尼轴的外表面设置有大号轴护套盖,所述上轴固定块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上轴固定块过线通孔Ⅱ,且上轴固定块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上轴固定块过线通孔Ⅰ,所述下轴固定块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下轴固定块过线通孔Ⅰ,且下轴固定块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下轴固定块过线通孔Ⅱ。
进一步设计,所述上轴固定块与阻尼轴之间设有固定螺丝Ⅰ,且上轴固定块的前端外表面与阻尼轴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轴固定块与阻尼轴之间设有固定螺丝Ⅱ,且下轴固定块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螺丝Ⅱ与阻尼轴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设计,所述上轴固定块过线通孔Ⅰ贯穿上轴固定块的内部于上轴固定块过线通孔Ⅱ,且上轴固定块过线通孔Ⅰ与上轴固定块过线通孔Ⅱ相通,所述下轴固定块过线通孔Ⅰ贯穿下轴固定块的内部于下轴固定块过线通孔Ⅱ,且下轴固定块过线通孔Ⅰ与下轴固定块过线通孔Ⅱ相通。
进一步设计,所述小号轴护套盖Ⅰ与下轴固定块之间开设有安装孔Ⅰ,且小号轴护套盖Ⅰ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安装孔Ⅰ与下轴固定块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所述小号轴护套盖Ⅱ与下轴固定块之间开设有安装孔Ⅱ,所述上轴固定块过线通孔Ⅰ、上轴固定块过线通孔Ⅱ、下轴固定块过线通孔Ⅰ与下轴固定块过线通孔Ⅱ的内部均为弧度设计。
进一步设计,所述上轴固定块与下轴固定块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上轴固定块的一端外表面通过阻尼轴与下轴固定块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轴连动装置,通过设置的四组上轴固定块过线通孔,能够解决线缆保护的问题,轴固定块中,使用特殊工艺将其作了90度通孔设计及工艺,而且可根据穿透的线缆直径,开孔规格可进行调整,两个轴连动块的连接,使线缆进行规范安装,且线缆在轴连动块之间也同时完成了紧固的作用,保证设备在翻动过程中,线缆不会被扯动,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通过阻尼轴,可以使开合件可以开合停留任意角度,提高了安全性,对于同类有需求的环境平台,该设计可以应用的领域广,且应用方便,快捷,成本可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文苑;梁剑科;北京顺圆和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文苑;梁剑科;北京顺圆和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63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十字形漂尾的发光体浮漂
- 下一篇:一种能够防止饭菜洒落的双层饭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