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5277.4 | 申请日: | 2019-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4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孙锋;李海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天蓝臭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0 | 分类号: | C02F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静态 螺旋 纳米 切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纳米臭氧气泡技术领域的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所述加气管上设置有臭氧进气管,所述加气管一端设置有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所述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包括多片旋转叠加的切割叶片,所述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的前端安装有导水锥,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三连接法兰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法兰与排出管一端连接,所述加气管一端通过连接阀座与进水管一端连接,所述进水管内腔设有导水管道,本实用新型具有根据生产进程调节进水量的优点,使得臭氧与水的配比量更加合适,从而提高了气泡臭氧水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臭氧气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灭菌或抑菌作用,通常是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学等方面的综合结果。臭氧杀灭病毒是通过直接破坏核糖核酸或脱氧核酸完成的。杀灭细菌、霉菌类微生物则是臭氧首先作用与细胞膜,使细胞膜的构成收到损伤,导致新陈代谢障碍并抑制其生长,臭氧继续渗透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由于臭氧在水中溶解的机理以及臭氧对生物细胞物质交换的影响过程极为复杂,正确认识臭氧在水中的物理、化学过程与臭氧杀菌的生物化学过程是极重要的。
文丘里射流器混合优点:投资少,混合好,接触时间短,经射流混合器后臭氧在水中的臭氧浓度可为曝气法的数倍。但需加设水泵以保证水的喷射速度,而且工艺参数不易掌握,处理水量不能随意调节,否则将发生气、液两相分离,影响吸收效果,一台气液混合泵即可进行气液吸引、混合、溶解并直接将高度溶解液送至使用点。但该方法得到的臭氧气泡的直径是微米量级的,臭氧溶解度增加有限。
目前的臭氧气泡发生设备,在水流与臭氧接触混合时不能对水流的进水量进行控制,从而不能高效的通过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产生气泡臭氧水,影响生产进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臭氧静态变距螺旋纳米切割装置,包括加气管,所述加气管上设置有臭氧进气管,所述臭氧进气管的出气端连接加气头,所述加气管一端设置有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所述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包括多片旋转叠加的切割叶片,所述切割叶片均固定安装于芯轴的外侧壁上,所述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的前端安装有导水锥,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三连接法兰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法兰与加气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与第四连接法兰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法兰与排出管一端连接,所述加气管一端通过连接阀座与进水管一端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阀杆组件,所述阀杆组件的末端与设于进水管内腔的阀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内腔设有导水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两端的连接阀座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进水管内腔的导水管道呈阶梯状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组件由阀杆、手轮、阀盖和垫圈组成,所述阀体组件由阀座、阀芯和阀体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内腔采用了的变螺距设计,由流体入口的大螺距过渡为流体出口的小螺距,螺旋面函数表达式为:
X=Rcosθ
Y=Rsinθ
Z=16.39(θ)m
且上式中,X、Y、Z为螺旋面任意点的坐标值;R螺旋切割片半径;θ为螺旋旋转角度;m为变螺距系数,取值范围0~1;所述静态变距螺旋切割器由多片切割叶片按照上述函数变化规律的螺距叠加旋转而形成离散化的阶梯状螺旋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叶片通过压块和锁紧螺母固定在芯轴上,且所述切割叶片的数量为3200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天蓝臭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天蓝臭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52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座椅内饰复合材料高效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瓦楞纸箱生产用的压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