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于安装、触点接触稳定的超低温锂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33171.0 | 申请日: | 2019-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0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曾金生;唐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典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H01M2/30 |
| 代理公司: | 惠州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2 | 代理人: | 赵瑾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安装 触点 接触 稳定 超低温 锂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于安装、触点接触稳定的超低温锂电池,包括外形呈扁圆状的电池本体、和包裹在电池本体外周且外形呈扁平块状的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池本体的圆柱形槽、将圆柱形槽内电池本体与壳体外部用电器电性连接的导电机构,所述导电机构包括正极导电组件和负极导电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安装、触点接触稳定的超低温锂电池,可有效降低电池安装难度、减少安装时长,且电池触点与用电器紧密牢靠接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易于安装、触点接触稳定的超低温锂电池。
背景技术
低温锂电池因具有质量轻,比能量高及寿命长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低温锂电池是一种采用特殊材料及工艺制成的,适合于零下的寒冷环境使用。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质量轻,比能量高及寿命长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低温锂电池是一种采用特殊材料及工艺制成的,适合于零下的寒冷环境使用,且放电容量及工作性能表现优秀,一般都要求在-40度左右环境下正常工作,放电容量保持在80%以上,最低工作温度可达到-50℃。
不同于传统电池,低温锂电池的使用环境温度较低,但现有的低温锂电池的外形结构与传统的其他锂电池相近似,并不具有可快速安装的特点,需要先将电池触点与用电器触点对准,然后保持两触点的接触状态压入到电池仓中实现固定,步骤繁琐,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对位不准还容易造成触点接触不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易于安装、触点接触稳定的超低温锂电池,可有效降低电池安装难度、减少安装时长,且电池触点与用电器紧密牢靠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易于安装、触点接触稳定的超低温锂电池,包括外形呈扁圆状的电池本体、和包裹在电池本体外周且外形呈扁平块状的外壳,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池本体的圆柱形槽、将圆柱形槽内电池本体与壳体外部用电器电性连接的导电机构,导电机构包括正极导电组件和负极导电组件。
优选的,正极导电组件包括环绕在圆柱形槽壁上并与电池本体触点正极电性连接的导电环一、埋设在外壳内并与外部用电器电性连接的导电片一,导电环一与导电片一电性连接。
优选的,负极导电组件包括环绕在圆柱形槽壁上并与电池本体触点负极电性连接的导电环二、埋设在外壳内并与外部用电器电性连接的导电片二,导电环二与导电片二电性连接。
优选的,导电环二与导电环一相互平行设置在圆柱形槽壁上。
优选的,导电环一和导电环二均为不封闭圆环。
优选的,电池本体的形状尺寸与圆柱形槽的形状尺寸相互吻合,电池本体可在圆柱形槽内转动。
优选的,电池本体置入圆柱形槽内时,电池本体上的触点正极与导电环一处于同一高度,电池本体上的触点负极与导电环二处于同一高度。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低温锂电池的使用环境温度较低,若能降低电池安装难度、减少电池安装时长,则能极大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低温锂电池的外形结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电池本体设置有扁圆状,并在扁圆状电池本体的外周包裹可相对于电池本体进行旋转的壳体,其中壳体与传统电池形状相同,因此可以完美地适配安装传统电池的用电器,当电池没电需要更换时,仅需将扁圆状电池本体取出,然后将满电全新的扁圆状电池本体塞入壳体上的圆柱形槽内即可,由于圆柱形槽内壁上设置有导电环,而导电环几乎围闭圆弧形槽壁一周,因此无需再如传统电池那般,不再需要先将电池触点与用电器触点对准,直接压入到圆柱形槽中即可,步骤简便,消耗时间短,触点接触稳定可靠,故能有效降低电池安装难度、减少安装时长,且电池触点与用电器紧密牢靠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壳体的立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典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典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3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