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涤纶超纤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1017.X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0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中天喷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34;B32B9/02;B32B9/04;B32B9/00;B32B27/36;B32B27/12;B32B15/02;B32B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涤纶超纤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基布层的底部固定连接吸湿层,所述吸湿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染色层,所述面料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装饰物,所述面料本体的四周均缝合有封边。本实用新型通过基布层、抗菌层、透气层、耐磨层、吸湿层、防静电层和染色层的配合使用,具备抗菌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涤纶超纤面料,抗菌效果差,在使用该面料时,皮肤敏感的人容易皮肤过敏,从而导致该面料不能大面积推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涤纶超纤面料。
背景技术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是以聚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超纤是超细纤维PU合成革的简称,是超细纤维短纤通过梳理针刺制成三维结构网络的无纺布,再经过湿法加工,PU树脂含浸,碱减量,磨皮染整等工艺最终制成超细纤维皮革,但是现有的涤纶超纤面料,抗菌效果差,使用该面料时,皮肤敏感的人容易皮肤过敏,从而导致该面料不能大面积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涤纶超纤面料,具备抗菌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涤纶超纤面料,抗菌效果差,在使用该面料时,皮肤敏感的人容易皮肤过敏,从而导致该面料不能大面积推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涤纶超纤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基布层的底部固定连接吸湿层,所述吸湿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染色层,所述面料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装饰物,所述面料本体的四周均缝合有封边。
优选的,所述基布层由相同数量涤纶经纱和涤纶纬纱交织而成,所述抗菌层采用竹炭纤维材质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透气层采用丝光棉材质,丝光棉经过精纺制成高织纱,再经烧毛、丝光加工制作而成,所述耐磨层采用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经线和纬线均为锦纶纤维。
优选的,所述吸湿层由涤纶纤维层和聚酰胺纤维层构成,所述防静电层由金属纤维和涤纶纤维并捻而成的导电纤维通过经纬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染色层由涤纶和人棉编织而成,所述封边采用腈纶或者波斯纶材质,由经线和纬线沿面料本体四周缝制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基布层、抗菌层、透气层、耐磨层、吸湿层、防静电层和染色层的配合使用,具备抗菌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涤纶超纤面料,抗菌效果差,在使用该面料时,皮肤敏感的人容易皮肤过敏,从而导致该面料不能大面积推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抗菌层,能够提高面料本体的抗菌效果,降低使用者出现皮肤过敏的情况,通过设置透气层,能够便于提高面料本体的透气性,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穿着感,通过设置耐磨层,能够提高面料本体的耐磨性,延长面料本体的使用时长,通过设置吸湿层,能够提高面料本体的吸湿性,通过设置防静电层,能够提高面料本体的防静电性,通过设置染色层,能够便于面料本体更好的上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中:1、面料本体;2、基布层;3、抗菌层;4、透气层;5、耐磨层;6、吸湿层;7、防静电层;8、染色层;9、装饰物;10、封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中天喷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中天喷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10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