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分离式长光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0577.3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7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储祥勇;宋瑛林;杨勇;杨俊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微纳激光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03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王利斌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分离 光程 有毒 有害 气体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分离式长光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仪,包括光学装置与机电装置,光学装置包括光学外壳、石英窗口、氙灯、氙灯电源线、氙灯电源、光束整形板、小凹面反射镜、大凹面反射镜与光学底板,机电装置包括机电装置外壳、二维调整架、支撑板长条形底板、柱形结构、支撑板顶部方板、弹簧减震垫、氙灯电源、光谱仪与光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二维调整架和支撑板连接光学装置和机电装置,将整体结构拆分为轻便的两大模块,降低了安装和拆卸的难度和繁琐程度,光学装置和机电装置可进行单独更换,不影响仪器整体性能,在光学装置和机电装置连接处采用了弹簧减震垫,有效减少了机电装置的震动对光学装置稳定性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分离式长光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仪。
背景技术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是由Platt等人于1979年首次提出并应用于多种大气气态污染物实时在线监测的一种高灵敏度光学在线监测技术(Platt U, Pemer D.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s of atmosphericCH2O, O3, NO2 by 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Geophys Res, 1979, 84:6329~6335),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气态污染物对紫外可见光的选择性吸收作用,氙灯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待测区域,被其中的气态污染物吸收后形成特征吸收光谱,对吸收光谱进行差分处理,并最终得到待测区域中气态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1992年,John等人提出一种差分吸收光谱监测系统,将氙灯光源和光接收系统整合为一个整体(John M C Plane, Chiar FuNien.“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for measuring atmospherictrace gases”. Rev Sci Instrum, 1992, 60(3):1867~1877)。这种大气气态污染物监测系统由于具有可同时监测多种污染气体、响应时间快、灵敏度高、监测范围广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青睐,但因其将光的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整合为一个整体,因此光学部分比较笨重,光路校准比较麻烦。长光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仪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二维调整架来实现光路的校准,降低了现场调节的难度。但由于这种仪器光学装置和机械装置是一个整体,因此在安装调试过程中比较麻烦,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分离式长光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分离式长光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仪,包括光学装置与机电装置;
所述光学装置包括光学外壳,所述光学外壳一端设有石英窗口,所述石英窗口一侧设有氙灯,所述氙灯通过氙灯电源线与设置在所述机电装置内的氙灯电源连接,所述氙灯远离所述石英窗口的另一侧设有光束整形板,所述光束整形板远离所述氙灯的另一侧依次设有小凹面反射镜与大凹面反射镜,所述光学外壳底端还设有光学底板;
所述机电装置包括机电装置外壳,所述机电装置外壳壳体内两侧分别设有二维调整架与支撑板长条形底板,所述支撑板长条形底板上设有柱形结构,所述柱形结构与所述光学装置底端连接处设有支撑板顶部方板,所述二维调整架与所述柱形结构顶端均设有弹簧减震垫,所述二维调整架一侧设有氙灯电源,所述支撑板长条形底板远离所述氙灯电源的另一侧设有光谱仪,所述光谱仪通过光纤与所述光学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学装置与所述机电装置通过所述二维调整架与支撑板组装连接,且可拆卸。
优选的,所述氙灯电源线两端为可插拔式电源线。
优选的,所述光纤远离所述光谱仪的一端与所述大凹面反射镜的中心连接,且所述光纤两端均可插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纳激光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纳激光光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05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辊防变形轧制在线水冷调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偏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