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氧器用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9851.5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5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卓羽;宫仁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卓羽;宫仁仕 |
主分类号: | F22D1/50 | 分类号: | F22D1/50;B01D19/00;C02F1/2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何栋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器用 排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除氧器用排水装置,涉及除氧器排水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除雾器用排水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将排水中所附带的氧气进行去除,导致排水最终流入水箱中还需要进行加热除氧的问题。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除氧机构,所述除氧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排水端口,所述除氧机构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通道,且进料通道与除氧机构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料通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且进料斗的下端与进料通道相连通,所述除氧机构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与除氧机构的外壁焊接连接,所述除氧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盛料仓,所述盛料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上安装有隔离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氧器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除氧器用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除氧器是喷雾填料式除氧器的替代产品,生产的一种新型热力式除氧器,旋膜除氧器原理是补水经起膜管呈螺旋状按一定的角度喷出与加热蒸汽进行热交换除氧,给水加热到对应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除去溶解于给水的氧及其它气体,防止和降低锅炉给水管、省煤器和其它附属设备的腐蚀,由于内孔充满了上升的加热蒸汽,水在射流运动中便将大量的加热蒸汽吸卷进来;在极短时间很小的行程上产生剧烈的混合加热作用,水温大幅度提高,而旋转的水沿膜管内孔壁继续下旋,形成一层翻滚的水膜裙,此时紊流状态的水传热传质效果最理想,水温达到饱和温度,除氧器在排水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特定的排水装置将水进行排出工作。
现有的除雾器用排水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将排水中所附带的氧气进行去除,导致排水最终流入水箱中还需要进行加热除氧的工作,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除氧器用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除雾器用排水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将排水中所附带的氧气进行去除,导致排水最终流入水箱中还需要进行加热除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除氧器用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除氧机构,所述除氧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排水端口,所述除氧机构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通道,且进料通道与除氧机构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料通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且进料斗的下端与进料通道相连通,所述除氧机构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与除氧机构的外壁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除氧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盛料仓,所述盛料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上安装有隔离网。
优选的,所述进料通道的内部设置有贯通槽,且贯通槽与进料通道为一体结构,所述贯通槽的内部设置有封闭板。
优选的,所述封闭板的一端设置有拉环,且拉环位于进料通道的外部,所述封闭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对接榫卯。
优选的,所述除氧机构的两端均设置有内螺纹,且除氧机构的两端分别通过内螺纹与排水管和排水端口外壁上的外螺纹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封闭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封闭板之间通过对接榫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利用海绵铁充当除氧剂,通过进料斗将海绵铁注入除氧机构的内部,海绵铁通过进料通道落入盛料仓的内部,除氧器所排出的水中含有大量的氧气,排水在流经盛料仓时,会与盛料仓内部的海绵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从而使得排水中的氧气含量得到大幅度的减小,克服了现有的除雾器用排水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将排水中所附带的氧气进行去除,导致排水最终流入水箱中还需要进行加热除氧的问题。
2、通过在除氧机构的内部设置的盛料仓起到盛放海绵铁的作用,盛料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框架起到固定安装隔离网的作用,固定框架上安装的隔离网起到避免海绵铁流出的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卓羽;宫仁仕,未经吴卓羽;宫仁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98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