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9506.1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4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邓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8 | 分类号: | B60K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刘金峰 |
地址: | 2017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冷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能源汽车冷却结构,前保险杠连接在车身的前端,且保险杠与车身连接形成容纳空间,包括下护板、冷凝器和前端部件,前保险杠上设有下格栅,所述冷凝器位于容纳空间中,所述下护板和冷凝器均安装在前端部件上,下格栅安装在前保险杠上,且下格栅的下端与下护板固定,所述下护板设有进气口,所述下格栅和进气口均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下护板,在下护板上设置进气口,使进气口与冷凝器所在的容纳空间连通,从而增加容纳空间的进气量,达到冷凝器对进气量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能源汽车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的进入市民的视野。而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不一样的一点就是在前部少了一个大的进气格栅,只有下部一个小的进气格栅,这与新能源汽车的流行趋势和造型相关。但即使是新能源汽车,也需要冷却机构,需要前部进去来满足冷却机构的进气要求。而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的下格栅的进气量较小,无法满足内部冷却机构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结构,其能解决现有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机构无法满足进气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新能源汽车冷却结构,应用于汽车本体,所述汽车本体包括车身和前保险杠,前保险杠连接在车身的前端,且保险杠与车身连接形成容纳空间,包括下护板、冷凝器和前端部件,前保险杠上设有下格栅,所述冷凝器位于容纳空间中,所述下护板和冷凝器均安装在前端部件上,下格栅安装在前保险杠上,且下格栅的下端与下护板固定,所述下护板设有进气口,所述下格栅和进气口均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
优选的,所述下护板通过螺栓与前端部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格栅的下端通过螺栓与下护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格栅位于前保险杠的下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下护板,在下护板上设置进气口,使进气口与冷凝器所在的容纳空间连通,从而增加容纳空间的进气量,达到冷凝器对进气量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冷却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新能源汽车冷却结构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E向结构图。
图中:1、下护板;2、进气口;3、冷凝器;4、前保险杠;5、前端部件;6、下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结构,参照图1至图3(其中图 1展示的新能源汽车冷却结构未带有前保险杠),顾名思义,其应用在汽车本体上,汽车本体包括车身和前保险杠4以及其他汽车所需部件,但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不涉及到其他部件,因此不再对其他部件进行赘述。前保险杠4用于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端。本实用新型的前保险杠4连接在车身的前端,并且前保险杠4与车身连接形成一定大小的容纳空间。前保险杠4上集成设有下格栅6,下格栅6为若干个具有一定形状、且按一定的规则排列分布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95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安全装置
- 下一篇:侧压下压解锁的换挡手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