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媒油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29012.3 | 申请日: | 2019-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4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琦;陈文忠;王东升;曾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良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F28F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昱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1 | 代理人: | 黄燕石 |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贤区望***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媒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媒油换热器,包括热油输出装置、冷油槽缸和换热器,所述热油输出装置右端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热油进管和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分流管,所述冷油槽缸内腔上部固定安装有分类槽架,所述换热器左端分别固定连通有冷却油管和回油导管,所述回油导管中部固定安装有液泵,所述回油导管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和第一分流管内端均固定安装有下油管,所述下油管中部固定安装有阀体,该热媒油换热器,使得换热器不再直接与热油进行换热,对换热器的冲击减小,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可以调节冷油在油槽分布位置,提高热油输出装置热交换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媒油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很多加热冷却单元中,都需要使用热交换器进行冷却,常用螺旋板和列管式换热器,使用状态经常处在高温和低温频繁切换,对换热器板材和焊接受到剧烈的热胀冷缩,加快晶间腐蚀,应力疲劳破坏,严重时换热器管程和壳程串通,造成大量液体气化膨胀,导致生产停滞或安全事故,现需要减少换热器与热油之间的直接接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热媒油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媒油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媒油换热器,包括热油输出装置、冷油槽缸和换热器,所述热油输出装置右端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热油进管和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分流管,所述冷油槽缸内腔上部固定安装有分类槽架,所述换热器左端分别固定连通有冷却油管和回油导管,所述回油导管中部固定安装有液泵,所述回油导管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和第一分流管内端均固定安装有下油管,所述下油管中部固定安装有阀体。
优选的,所述下油管的数量为分类槽架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分类槽架位于冷油槽缸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下油管插入分类槽架内腔。
优选的,所述热油进管和冷却油管均插于冷油曹缸的内腔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热媒油换热器,通过设有热油输出装置、冷油槽缸、换热器、热油进管、出油管和第一分流管结构,使得换热器不再直接与热油进行换热,对换热器的冲击减小,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通过设有分类槽架、回油导管、第二分流管、下油管、阀体、液泵和冷却油管结构,可以调节冷油在油槽分布位置,提高热油输出装置热交换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油槽架侧剖图。
图中:1热油输出装置、2冷油槽缸、3换热器、4热油进管、5出油管、6第一分流管、7分类槽架、8回油导管、81第二分流管、82下油管、83阀体、9液泵、10冷却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良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良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90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盒
- 下一篇:一种热媒油系统节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