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线电缆耐燃烧试验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8223.5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5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琼;刘彩霞;张超;贺燕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朝阳公路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B01D53/18;B01D53/78;B01D5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线电缆 燃烧 试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电缆耐燃烧试验仪,其包括机体,机体的顶端设置有废气处理装置,废气处理装置内设置有排风管道,排风管道与机体连通,排风管道与机体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一排风扇,排风管道沿其排风方向连通有用于吸收废气的吸收装置,吸收装置包括吸收一氧化碳的反应箱和中和酸性气体的中和液罐。启动第一排风扇,将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吸入到排风管道内,并沿着排风管道的排风方向进入到用于吸收废气的吸收装置内,试验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被反应箱中的一氧化碳吸附剂所吸收,而试验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气体被中和液罐的中和液体所吸收,本实用新型具有废气处理并减少废气排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线电缆耐燃烧试验仪。
背景技术
目前,单根垂直燃烧测试是电线电缆的常规测试项目,其中利用氧指数测定仪来评定聚合物在规定测试条件下的燃烧性能,即测定聚合物刚好维持燃烧的最低氧的体积百分比浓度,该仪器适用于塑料、橡胶、纤维及各种聚合物的燃烧性能测试。
现有的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55388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耐燃烧试验仪,其包括单根垂直燃烧设备、与单根垂直燃烧设备控制连接的氧指数测试仪;单根垂直燃烧设备外部设有第一箱体,氧指数测试仪外部设有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相邻设置,电缆燃烧试验箱还包括燃烧气体储存装置和氮气氧气储存装置,燃烧气体装置外部设有第三箱体,第三箱体设于第二箱体下端,氮气氧气储存装置外部设有第四箱体,第四箱体设于靠近第二箱体的一侧,第一箱体顶端设有抽风装置。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进行试验时,因为电缆材料常用的有机聚合物诸如聚氯乙烯、氯丁二烯、氯碳化聚乙烯和乙烯共聚物等,它们在燃烧时一般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氯化氢和氰化氢等有毒气体,虽然第一箱体顶端设置的抽风装置能将燃烧废气及时抽出,但是直接排放到外界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电缆耐燃烧试验仪,具有废气处理并减少废气排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线电缆耐燃烧试验仪,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端设置有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内设置有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与所述机体连通,所述排风管道与所述机体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一排风扇,所述排风管道沿其排风方向连通有用于吸收废气的吸收装置,所述吸收装置包括吸收一氧化碳的反应箱和中和酸性气体的中和液罐。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排风扇,将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吸入到排风管道内,并沿着排风管道的排风方向进入到用于吸收废气的吸收装置内,试验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被反应箱中的一氧化碳吸附剂所吸收,减少了一氧化碳的排出,而试验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气体被中和液罐的中和液体所吸收,从而减少了如氯化氢和氰化氢等酸性气体,具有废气处理并减少废气排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风管道沿其排风方向与所述中和液罐的连通处设置有单向阀。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排风管道与中和液罐的连通处设置有单向阀,使得废气只能沿着排风管道的排风方向进入到中和液罐中,防止中和液罐的液体倒流进排风管道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应箱的进气端低于所述反应箱的出气端,所述排风管道远离所述机体的一端插入所述中和液罐中。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反应箱内盛装有用于吸收一氧化碳的一氧化碳吸收剂,将反应箱的进气端设置为低于反应箱的出气端,使得废气从出气端进入到反应箱内时,便于废气在反应箱内与一氧化碳吸收剂充分反应,从而减少一氧化碳气体的排出,反应后再从反应箱的排气端排出,将排风管道插入到中和液罐中,使得废气中的酸性气体进入到中和液罐时,与中和液罐中的中和液体进行充分反应,从而减少废气中的酸性气体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朝阳公路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朝阳公路试验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82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氯离子分析仪的自动加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双工位钢筋冷弯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