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出绕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5390.4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0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三创硅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80 | 分类号: | B65H54/8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翟俊琳 |
地址: | 4638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出 绕管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将挤出的硅胶管环形绕存在收料桶内的挤出绕管机,收料桶固定在被动转盘上,被动转盘背面圆边部有多组支撑导向组件,被动转盘背面中心固定有主动转盘,主动转盘通过轴座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通过固定在底座上的轴承与被动链轮连接,被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位于底座上的电动机中的动力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连接构成链轮链条传动机构,被动转盘与滑板面与支撑导向组件中的导向轴承呈滚动配合。优点:实现了硅胶管的自然盘旋收纳,降低了收纳后硅胶管过度承压所带来的管径无法复原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将挤出的硅胶管环形绕存在收料桶内的挤出绕管机,属绕管机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CN 207629055U、名称“绕管机”,包括有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分别固定在两端管板上并保持同轴线分布的两中心轴,各中心轴通过各自的调心滚子轴承支承在各自的底座上,并且其中一中心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联接。见图2。该绕管机,使换热管按一定的螺旋角缠绕于中心管之外,最终制成所需的绕管芯体,不适用于硅胶管的缠绕。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够将挤出的硅胶管环形绕存在收料桶内的挤出绕管机。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1、采用收料桶作为硅胶管收放桶,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已的在于:挤出的硅胶管在收纳在收料桶内时,由于硅胶管是随着收料桶的转动自然的盘在桶内,没有人为的强制行为,因此硅胶管在盘放收料桶内时,形成的不是管管叠加的状态,而管层与管层之间交错分布,这样极大地降低了硅胶管的承重力,避免了硅胶管层压过度而导致的硅胶管管径变形无法复原的现够用。2、被动转盘与支撑导向组件中的导向轴承呈滚动配合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被动转盘与导向轴承呈滚动配合的设计,既起到了对传动轴定位作用,又防止传动轴在收料桶承重的情况下发生偏倾现象的发生。3、支撑块下端面与被动转盘下面呈滑动或滚动配合,既起到对被动转盘的支撑作用,使其保持相对水平状态,又降低了与底座面间的摩擦系统,使被动转盘的转动更加自如。
技术方案:一种挤出绕管机,收料桶固定在被动转盘上,被动转盘背面圆边部有多组支撑导向组件,被动转盘背面中心固定有主动转盘,主动转盘通过轴座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通过固定在底座上的轴承与被动链轮连接,被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位于底座上的电动机中的动力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连接构成链轮链条传动机构,被动转盘与支撑导向组件中的导向轴承呈滚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实现了硅胶管的自然盘旋收纳,降低了收纳后硅胶管过度承压所带来的管径无法复原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挤出绕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一种挤出绕管机,其特征是:收料桶1固定在被动转盘2上,被动转盘2背面圆边部有多组支撑导向组件,被动转盘背面中心固定有主动转盘10,主动转盘10通过轴座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通过固定在底座6上的轴承11与被动链轮12连接,被动链轮12通过链条9与位于底座6上的电机固定架13上的电动机7中的动力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连接构成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电机固定架13固定在底座6上。支撑导向组件由支撑轴4、导向轴承3及支撑块5构成,支撑轴4及导向轴承3内圈上端与底盘6固定连接,导向轴承3套固在支撑轴4上,支撑块5套固在支撑轴4上且支撑块5上端与被动转盘2下面呈滑动或滚动配合。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支撑块5上端面装有轴承,轴承与被动转盘2面呈滚动配合。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支撑块5上端面与底座6面呈阻尼配合,即在支撑块5下端面嵌有耐磨的润滑高分子树脂块,如尼龙等,目的既减少摩擦面积,又能降低摩料损耗。
需要理解到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作了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的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三创硅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三创硅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53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