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农作物智能监测系统中的监测终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4853.5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2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平;陈镜旭;刘航;李君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赵芳蕾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农作物 智能 监测 系统 中的 终端机 | ||
一种用于农作物智能监测系统中的监测终端机,涉及智能农业技术领域,包括支杆和监测主机,监测主机安装在支杆上端,所述支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敞口的圆筒,所述的监测主机插装在圆筒内,圆筒的上沿对称设置有两个凸耳,两个凸耳上均设置有圆孔,两个凸耳之间安装有支撑环,支撑环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短轴,两个短轴分别插在两个凸耳上的圆孔内,从而将支撑环连接在凸耳上,所述监测主机插在支撑环中央的圆孔内,所述圆筒下端的侧面安装有球头柱塞,所述监测主机下端的侧面设置有与球头柱塞对应的球形凹陷。本实用新型在非使用状态下整体呈杆状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便携性好,占用空间小,容易移动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农作物智能监测系统中的监测终端机。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农作物智能检测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现代化农业大棚中,而农作物智能监测终端是农作物智能检测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作物智能监测终端中使用的智能控制技术和软件部分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如专利号为CN201821090585.0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一种农业生态监控系统,专利号为CN201820682964.2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一种温室植物生长远程监测与补偿控制装置中均给出了成熟、可靠、详细的智能控制方案,但是智能监测终端的机械结构部分存在结构复杂,可移动性差,占用空间多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农作物智能监测系统中的监测终端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农作物智能监测系统中的监测终端机,包括支杆和监测主机,监测主机安装在支杆上端,监测主机内设置有蓄电池、控制电路模块、光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支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敞口的圆筒,所述的监测主机插装在圆筒内,圆筒的上沿对称设置有两个凸耳,两个凸耳上均设置有圆孔,两个凸耳之间安装有支撑环,支撑环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短轴,两个短轴分别插在两个凸耳上的圆孔内,从而将支撑环连接在凸耳上,所述监测主机插在支撑环中央的圆孔内,所述圆筒下端的侧面安装有球头柱塞,所述监测主机下端的侧面设置有与球头柱塞对应的球形凹陷。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短轴的端部安装有锁紧螺钉。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光照传感器滑动安装在监测主机的侧面,并可完全收回至监测主机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非使用状态下整体呈杆状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便携性好,占用空间小,容易移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非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圆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监测主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监测主机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8是图7中电源转换模块的电路图;
图9是图7中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10是图7中无线传输模块的电路图。
图中,1-支杆,2-圆筒,3-监测主机,4-支撑环,5-凸耳,6-光照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9-控制电路模块,10-蓄电池,11-球头柱塞,12-锁紧螺钉,13-短轴,14-球形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48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空调配件的折弯架
- 下一篇:智能化钢板剪裁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