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纤维连续缠绕用树脂淋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4376.2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2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石永亮;王克阳;田甲男;石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城县博一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1/10 | 分类号: | B29C31/10 |
代理公司: | 许昌豫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0 | 代理人: | 李海帆 |
地址: | 4617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连续 缠绕 树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纤维连续缠绕用树脂淋胶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一淋胶槽、第二淋胶槽和驱动装置,第一淋胶槽下端设有出料槽,内部设有隔板,隔板上端的两侧设有滑槽,第二淋胶槽有两个,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下端位于第一淋胶槽内,且固定设置有滤网,上端位于第一淋胶槽外部,两侧均设有固定板;驱动装置位于第一淋胶槽的侧端,包括驱动电机、曲轴、连杆和连接件,驱动电机的下方设有电机架,曲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连杆一端套设于曲轴的曲臂外部,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固定板连接;隔板的正下方设有混胶槽,混胶槽的左侧设置有开口,开口处的下端连接有L型的混胶板,混胶板上设有漏胶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且不易造成堵塞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淋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连续缠绕用树脂淋胶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连续缠绕是复合材料成型的主要技术之一,具有环保、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的优点;但是,该方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淋胶槽内的漏胶孔很容易被预混固化剂和促进剂的树脂凝固而造成堵塞,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设专人负责不停疏通淋胶槽内漏胶孔,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且容易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结构合理且不易造成堵塞的纤维连续缠绕用树脂淋胶装置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不易造成堵塞的纤维连续缠绕用树脂淋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纤维连续缠绕用树脂淋胶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一淋胶槽、第二淋胶槽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淋胶槽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侧端,其上端设置有开口,下端的中间位置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出料槽,第一淋胶槽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滑槽,下端经出料槽位于第一淋胶槽的外部,所述第二淋胶槽有两个,分别呈对称状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两侧,第二淋胶槽与隔板的接触面上设置有与滑槽结构相配合的滑块,第二淋胶槽下端位于第一淋胶槽内,且固定设置有滤网,上端位于第一淋胶槽外部,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两个第二淋胶槽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二淋胶槽的正上方均设置于注料管;所述驱动装置位于第一淋胶槽的侧端,其包括驱动电机、曲轴、连杆和连接件,所述驱动电机的下方设置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与所述固定架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曲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杆一端转动套设于所述曲轴的曲臂外部,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固定板连接;所述隔板的正下方设置有混胶槽,所述混胶槽通过其下端的支撑板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混胶槽的左侧设置有开口,开口处的下端连接有L型的混胶板,所述混胶板呈倾斜状,其L型拐角处均匀设置有多个漏胶孔。
所述隔板下端的两侧均呈倾斜状,其厚度逐渐减小。
所述第二淋胶槽的下端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呈倾斜状设置。
所述混胶槽的槽底面呈倾斜状,由左向右其高度逐渐减小。
所述混胶槽的槽底面的倾斜角度为5o。
所述电机架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曲轴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限位块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城县博一化纤有限公司,未经襄城县博一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43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装加工用卷布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弹簧加工的端面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