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眼内缝合的引导针及其套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3654.2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3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毕燕龙;刘春雨;黄心瑜;张语珊;林慧;邱颖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丽 |
地址: | 20006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缝合 引导 及其 套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临床治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用于眼内缝合的引导针及其套件,引导针由针尖部、切刃部、移行部、针体部和针耳部构成,从针尖到针尾尺寸均匀增加;针尖部、切刃部和针体部具有平滑的弯曲弧度;所述针尖部的截面外部轮廓由三个针尖棱凸按照旋转角120度旋转对称组成,相邻的两个针尖棱凸之间形成针尖凹槽,针尖棱凸的边缘锋利,三个针尖棱凸的边缘在针顶处汇聚为针尖;切刃部截面外部轮廓为类三角形,针体部的截面外部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其优点表现在:针头采用特殊截面设计,使其更加易于穿刺巩膜进入眼内,降低此前因力道掌握不好发生的刺破眼内其他组织的风险。且具有操作简便,可减少花费,降低并发症风险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科临床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眼内缝合的引导针及其套件,可用于治疗各种复杂白内障,人工晶体脱位等病例。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眼科年龄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其中居于眼科致盲性疾病首位的老年性白内障每年的手术需求量更是不断扩增。目前超声乳化技术不短成熟与推广,对于白内障手术的成功率具有极大贡献。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劈核环节得到有效技术支持,但并不能显著降低白内障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后囊膜浑浊导致的后发性白内障和人工晶体植入后固定不恰当导致的人工晶体移位最为常见。对于人工晶体移位病例,一般需要二次手术复位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然而目前临床上可提供的现有的眼科医用眼内缝线为10-0缝线,该缝线线体较细可减少对眼内的干扰,但眼科手术操作者普遍反馈10-0缝线术中及术后易发生拉断及降解情况,严重影响手术预期。较为理想的眼科医用眼内缝线为7-0缝线,以及特殊手术需要8-0、9-0 缝线等。然而,该缝线仅提供于心胸外科瓣膜手术操作,且与上述缝线一体化的缝针针头相对圆钝,不适合于纤维排列紧密的眼部巩膜穿刺,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手术风险。
综上所述,对于眼科眼内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引导针及缝线的使用,目前可选择范围中缺少与7-0缝线以及8-0、9-0缝线等相匹配的可穿线性眼内缝合引导针,给眼科相关手术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亟需开发一套可用于眼科手术眼内缝合中与7-0缝线及8-0、9-0等其他缝线相匹配的入针锋利的引导针,而目前关于这种器械还未见报道。
检索现有技术,专利公开号CN2543508Y,公开了一种虹膜缝针;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科虹膜缝针,包括针尖、针体和针柄,针尖连接处的针体带有针眼供缝合时穿线用,针尖横断面为倒置扁平梯形的微尖铲形,可有效用于外伤后重建虹膜解剖关系。然而该虹膜缝针主要用于虹膜根部离断或放射状撕裂的手术修复,该器械不具有弯曲弧度,且针孔位置居中,带有较长手柄。该器械无法应用于眼内缝合的相关手术操作。专利公开号CN109195546A,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牙科用缝合针,自针尖至尾部朝向侧方完成2-3此弯曲的三维缝合针,以便于在口腔内确保缝合空间,形成便于靠近患处的靠近路径,方便操作,减少组织损伤。然而该牙科用缝合针主要用于口腔相关组织缝合,该器械为非一体化设计,器械大小及弯曲弧度不适用于眼内缝合,故该器械无法应用于眼内缝合的相关手术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眼科手术中眼内缝合的引导针及其套件,可用于各种常规及复杂白内障,以及常见的各种人工晶体移位等病例,能够与7-0缝线、8-0、9-0缝线等相匹配避免术中及术后缝线拉断及降解等状况。同时使其更加易于穿刺巩膜进入眼内,降低此前因力道掌握不好发生的刺破眼内其他组织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济医院,未经上海市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36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