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3349.3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4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永利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瑞天谨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40 | 代理人: | 王昌花 |
地址: | 10004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灸装置,艾灸装置包括艾燃烧室及其顶部的顶盖和安装于顶盖安装孔内的控温艾条推进器,控温艾条推进器插入艾燃烧室内高度可调节地,艾条推进器用于加装艾条且自动向下推进艾条,使艾条底端位于燃烧口燃烧进行艾灸,艾灸时肤表温度能保在最佳温度范围内进行艾灸,有效的增强施灸的热生物效应及非热生物效应;增加艾灸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古法艾灸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艾灸手段,有几千年的历史,古法艾灸的主要特点就是直接灸,又称明灸、着肤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分有瘢痕灸和无瘢痕灸。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产生剧痛,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无瘢痕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拿掉,一般是以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古法艾灸的原理,一是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等效果,二是借助艾草本身能通十二经络的特性。
古法艾灸虽然相较于近百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种不与皮肤接触的间接灸如悬灸等现代艾灸方法具有更好的艾灸效果,然而由于古法艾灸的温度不易掌握,容易产生烫伤及灼痛的问题,因而极大地制约了古法艾灸的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艾灸装置,包括艾燃烧室及其顶部的顶盖,艾燃烧室内部为空腔,供艾条燃烧,所述艾灸装置还包括可控温艾条推进器,顶盖设置有贯通的安装孔,艾条推进器可调节艾灸燃烧高度地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伸入艾燃烧室内部的空腔,艾条推进器底部设置燃烧口,艾条推进器用于加装艾条且自动向下推进艾条,使艾条底端位于燃烧口燃烧以进行艾灸。
进一步地,艾条推进器调节至预定的安装高度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通过调节艾条推进器安装高度控制艾条燃烧的艾灸艾灸温度在43~46℃范围;竖直向上调节艾条推进器安装高度对应增加艾灸燃烧高度而调低艾灸温度,竖直向下调节艾条推进器安装高度对应降低艾灸燃烧高度而调高艾灸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艾条推进器包括长筒状外壳,内部的中空腔体用于装入艾条,底部开口形成艾条燃烧口;
艾条推进器外壁设有刻度标识,以标示推进器不同的安装高度值;
艾条推进器的中空腔体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或其他重物,用于将推进器的中空腔体内的艾条不断向下推进,使艾条末端位于推进器的底壁燃烧口处;
中空腔体的底壁设置有艾条固定底爪用于固定艾条的燃烧端;艾条固定底爪支撑在燃烧口上不封装燃烧口;
所述艾条推进器与顶盖安装孔之间通过固定机构将艾条推进器固定在预定高度;所述固定机构为涨紧配合、螺纹配合、卡扣或卡槽配合或卡紧配合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艾条推进器与顶盖安装孔之间通过一种弹片夹紧机构固定;弹片夹紧机构包括若干弹片,弹片自安装孔内壁向上或向下倾斜地延伸;若干弹片弹性抵紧于插入安装孔内的艾条推进器的外壁;艾条推进器可手动调节高度从而控制艾灸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片一端直接固定连接于安装孔内壁;或者
弹片夹紧机构还包括套环,套环端部设置所述若干个弹片;套环套设于顶盖设置的安装孔内且卡紧在安装孔内壁,若干弹片沿竖直高度方向倾斜延伸,弹片与套环为一体结构;套环的尺寸与安装孔相适配,与艾条推进器的外径及形状相适配;
艾条推进器穿过套环中心孔竖直向下伸进艾燃烧室,弹片夹紧机构的若干弹片弹性抵紧于艾条推进器的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永利,未经郭永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33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奶用乳化均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残疾老年人用步行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