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促进盐碱土壤盐分淋洗的种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3294.6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8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义;张宏媛;卢闯;逄焕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智嘉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2 | 代理人: | 蒋宇星;高芬芳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盐碱 土壤 盐分 淋洗 种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促进盐碱土壤盐分淋洗的种植系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促进盐碱土壤盐分淋洗的种植系统,自上而下依次包含第一土壤层(1)、秸秆隔层(2)和第二土壤层(3);所述秸秆隔层(2)由若干段状秸秆(4)依次横向排列组成;所述段状秸秆(4)与所述第一土壤层(1)的底面以及所述第二土壤层的表面平行;所述第一土壤层(1)的表面种植作物。本实用新型的促进盐碱土壤盐分淋洗的秸秆隔层,增加了灌溉水入渗时在0‑40cm耕层处的停蓄时间,加大了水分对耕层盐分离子的溶解和吸附作用,促进了对耕层盐分的淋洗,减轻了盐分对作物出苗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促进盐碱土壤盐分淋洗的种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盐碱地改良大多依托于高频多量的大水灌溉洗盐,入渗是灌溉水进入土壤转化为可利用水的重要过程。土壤的水分入渗性能是土壤的重要物理性质,影响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而土壤的水分运动又与盐分运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土壤水分运动既是盐分运动的驱动力,又是盐分迁移的重要载体,入渗水量、入渗流速、水分再分布都是影响水盐在土壤中分布的重要因素,因此,只要设法提高灌溉水入渗过程中的利用效率,理论上就能对水盐分布产生一定的调控效应。有研究表明水分在土壤中的渗透流速越慢,压盐、排盐效果越好,而秸秆还田造成土体非均质化,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土壤交界面处毛管不连续,引起基质势的骤然变化,显著降低土壤入渗能力。但不同深还田秸秆排列方式会造成隔层处交界面的孔隙分布、吸水能力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到土壤含水率、水力梯度和传导度,改变土壤水盐运动规律以及淋洗程度,最终在盐碱地改良效果方面存在差异。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多集中于不同秸秆埋设深度和用量对水分入渗的影响,缺乏对影响入渗的关键因素即秸秆隔层本身结构和特性的推荐方式,因此亟待需求秸秆深还田的较优排列方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盐碱土壤盐分淋洗的种植系统,其排布方式有助于促进盐碱土耕层盐分的淋洗。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促进盐碱土壤盐分淋洗的种植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促进盐碱土壤盐分淋洗的促进盐碱土壤盐分淋洗的种植系统,自上而下依次包含第一土壤层(1)、秸秆隔层(2)和第二土壤层(3);所述秸秆隔层(2)由若干段状秸秆(4)依次横向排列组成;所述段状秸秆(4)与所述第一土壤层(1)的底面以及所述第二土壤层的表面平行;所述第一土壤层(1)的表面种植作物。
所述段状秸秆首尾相接依次横向排列成若干层。
所述秸秆隔层厚度为4-5cm。
所述第一土壤层(1)的厚度为40-45cm。
所述秸秆隔层(2)中所述段状秸秆(4)的堆积密度为0.09-0.10g/cm3。
本实用新型的促进盐碱土壤盐分淋洗的种植系统,增加了灌溉水入渗时在0-40cm耕层处的停蓄时间,加大了水分对耕层盐分离子的溶解和吸附作用,促进了对耕层盐分的淋洗,减轻了盐分对作物出苗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改良盐碱地的机理是:①横向排列秸秆铺设的隔层对水分一维垂直入渗阻滞效应明显,而秸秆纵向排列,则水分将沿秸秆光滑的外表皮表层向下流动,且秸秆之间都具有垂直的连通性较好的大孔隙,会加速水分渗透通过。②横向排列秸秆铺设的隔层延长了入渗水在隔层以上土层的停蓄时间,提高了上土层含水率,从而促进了土壤可溶性盐分离子的交换、吸附和解析等作用,使盐分得以充分溶解,形成高浓度的溶液下移到隔层以下土层,提高了淋盐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说明而非限制的目的,现在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特别是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为促进盐碱土壤盐分淋洗的秸秆隔层的纵向剖面图;其中,1-第一土壤层,2-秸秆隔层,3-第二土壤层,4-段状秸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32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铺装石板材切割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胶模具的MES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