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炉冷却室的快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23122.9 | 申请日: | 2019-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0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华创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773 | 分类号: | C21D1/773;C21D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刘乾帮 |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冷却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炉冷却室的快冷系统,属于真空炉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炉体,炉体内部的两侧均固设有冷却组件,出水管的一端伸出炉体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水池,进水管的一端伸出炉体外部且固定连接有位于水池内部的水泵,炉体两侧均固设有轮廓呈横置的C字状的导风板,两个导风板相对设置,且两个导风板分别位于两个冷却组件与炉体的内部两个相对的侧壁之间,两个冷却铜管分别位于两个导风板之间,炉体一侧固设有扇叶伸入炉体内部的风机,风机的扇叶位于一个冷却组件与这一侧的导风板之间并正对另一个冷却组件设置。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能够使工件快速冷却的效果,应用于真空炉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连续炉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连续炉冷却室的快冷系统。
背景技术
真空炉是生产各种元器件的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中常用的热处理(钎焊、退火、烧结等)工艺设备,广泛应用于电真空、航空航天、电力电子、磁性材料、电子元器件等诸多热处理领域。
工件批量装入料盘或者工装后放入连续炉内进行各种热处理工艺,然后送入冷却室进行冷却,冷却至一定温度以下方可送出连续炉外。连续式真空炉的关键技术指标除了炉内温区的温度均匀性和炉内真空度,就是各真空室的生产效率,在各工艺真空室,工件按照工艺要求速度升降温,效率的提高只能靠提高真空系统的能力,缩短抽真空时间。工件进入到冷却室,在不影响工件性能的情况下尽量使其快速降温,尽可能缩短工件的降温时间,提高设备的产能。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连续式真空炉的应用渗透到各个行业,同时对连续炉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材料的热处理过程结束后,进入冷却室,要求工件必须快速进行冷却,才能保证工件的各种性能。传统连续炉用自然冷却或者充气冷却的方式,冷却速度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炉冷却室的快冷系统,其通过向冷却铜管内部注水,并通过风机使炉体内部的气流经过两个冷却铜管后冷却,进而加快连续炉内部工件的冷却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炉冷却室的快冷系统,包括炉体,炉体内部的两侧均固设有冷却组件,冷却组件包括固设于炉体内部且沿炉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冷却铜管、与冷却铜管连通的进水管以及与冷却水管连通的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伸出炉体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水池,进水管的一端伸出炉体外部且固定连接有位于水池内部的水泵,炉体两侧均固设有轮廓呈横置的C字状的导风板,两个导风板相对设置,且两个导风板分别位于两个冷却组件与炉体的内部两个相对的侧壁之间,两个冷却铜管分别位于两个导风板之间,炉体一侧固设有扇叶伸入炉体内部的风机,风机的扇叶位于一个冷却组件与这一侧的导风板之间并正对另一个冷却组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炉体内部的工件进行冷却时,启动风机和水泵,使得冷却铜管内部充满流动的水,风机会带动炉体内部的气流流动循环,炉体内部流动的气流会对工件进行喷吹,且流动的气流所携带的热量会被冷却铜管吸收,并被冷却铜管内部流动的水流吸收,这就使得炉体内部的气流能够持续的稳定的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温度,进而能够更加快速的对炉体内部的工件进行冷却。
较佳的:所述冷却铜管上固设有多个垂直于炉体长度方向设置的翅板,翅板沿冷却铜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较佳的:所述冷却铜管有多根且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进水管同时与所有冷却铜管连通,出水管同时与所有冷却铜管连通。
较佳的: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冷却铜管上的翅板交错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翅板能够增加冷却铜管与炉体内部携带有热量的气流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冷却铜管更快的吸收炉体内部流动的气流所携带的热量,配合多跟铜管能够使得炉体内部流动的气流更加稳定的长时间保持一个较低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华创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华创真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31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料的接料及平铺机构
- 下一篇:全自动粉料定量上料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