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视网膜脱离术后护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0470.0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3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邢志敏;李杨杨;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网膜 脱离 术后 护理 | ||
视网膜脱离术后护理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俯卧支撑装置舒适度差及不能根据不同患者脸型调节的问题;包括左右放置的底座,底座上表面右侧固定有前后方向的额头支撑座,额头支撑座上表面设有左右贯通且内凹的第一弧形槽,底座上滑动连接有位于额头支撑座左方的下巴支撑座,下巴支撑座上表面设有左右贯通且内凹的第二弧形槽,底座上侧开设有开口朝上且左右方向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端与下巴支撑座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固定有左右方向的齿条,齿条下侧啮合有前后轴向的齿轮;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疾病辅助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视网膜脱离术后护理架。
背景技术
眼科患者手术后,由于患者在眼内注射有气体或硅油,用来帮助患者视网膜恢复,因此,患者必须采用俯卧的姿势,长时间的俯卧使得患者嘴部和鼻子与床板贴合,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及脖子不适。
现有的俯卧支撑装置使用不方便,不能根据不同患者额头与下巴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舒适度差,影响患者眼部的恢复,降低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视网膜脱离术后护理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俯卧支撑装置舒适度差及不能根据不同患者脸型调节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放置的底座,底座上表面右侧固定有前后方向的额头支撑座,额头支撑座上表面设有左右贯通且内凹的第一弧形槽,底座上滑动连接有位于额头支撑座左方的下巴支撑座,下巴支撑座上表面设有左右贯通且内凹的第二弧形槽,底座上侧开设有开口朝上且左右方向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端与下巴支撑座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固定有左右方向的齿条,齿条下侧啮合有前后轴向的齿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额头支撑座上表面设置第一弧形槽,下巴支撑座上表面设置第二弧形槽,便于与人体额头和下巴处的生理弧度相吻合,且设置下巴支撑座可左右移动,且采用定位销对下巴支撑座进行间接的定位,有效保证下巴支撑座与额头支撑座之间的距离,从而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患者眼部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轴测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沿定位销轴线剖切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沿转轴轴线剖切的轴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左右放置的底座1,底座1上表面右侧固定有前后方向的额头支撑座2,额头支撑座2上表面设有左右贯通且内凹的第一弧形槽3,底座1上滑动连接有位于额头支撑座2左方的下巴支撑座4,下巴支撑座4上表面设有左右贯通且内凹的第二弧形槽5,底座1上侧开设有开口朝上且左右方向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6,滑块6上端与下巴支撑座4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固定有左右方向的齿条7,齿条7下侧啮合有前后轴向的齿轮8。
为了增加患者的舒适度,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所述的下巴支撑座4的高度小于额头支撑座2的高度,第二弧形槽5的宽度小于第一弧形槽3的宽度,第一弧形槽3的底面与人体额头处的生理曲度一致,第二弧形槽5的底面与人体下巴处的生理曲度一致。
为了使齿条7能够顺利的左右移动,所述的底座1内开设有上侧与滑槽连通的让位槽9,让位槽9右端位于滑槽右端的右方,齿条7位于让位槽9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04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胰岛素泵用导管固定贴
- 下一篇:一种壁挂式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