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宫颈扩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0044.7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4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邹倩;杜欣;王燕;姚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M29/04 | 分类号: | A61M29/04;A61M19/00;A61B17/4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 |
地址: | 43006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宫颈 扩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宫颈扩张装置,包括管体、沿轴向依次设置在管体上的第一弹性球囊、第二弹性球囊、第三弹性球囊;管体设有出液孔,出液孔设于第二弹性球囊和第三弹性球囊之间;管体上远离第一弹性球囊的一端设有第一灌注口、第二灌注口和第三灌注口;管体内部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一通道连通第一弹性球囊和第一灌注口,第二通道连通第二弹性球囊、第三弹性球囊和第二灌注口,第三通道连通出液孔和第三灌注口。本实用新型在能有效减少常规机械性扩张宫颈存在的宫颈损伤风险的情况下,节省宫颈扩张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宫颈扩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宫腔镜检查和宫腔镜手术在临床应用广泛,宫腔镜检查结果是诊断宫腔病变的“金标准”,而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宫腔病变的主要手段。宫腔镜检查及宫腔镜手术需要通过宫颈管进入宫腔,因此宫颈管的充分扩张在术前是尤其重要的。成人女性宫颈管长约2.5-3cm,呈梭形,正常宫颈管腔道呈闭合状态。宫腔镜检查镜体直径为5mm左右,宫腔镜手术器械镜体约10mm,因此将宫颈管腔道扩张至至少5-10mm是宫腔镜术前预处理的难点。
目前机械性扩张宫颈的技术主要有以下二种:一、扩宫棒,从3-10号不等,每0.5mm一个扩宫等级,逐一机械性扩张宫颈,但器械反复进出宫颈管,容易导致宫颈及宫颈管的撕裂伤及穿孔,而且扩宫引起的剧烈疼痛患者难以忍受,需要局部或全身麻醉;二、海藻棒,干燥的细小棒体插入宫颈管,接触体液后海藻棒膨胀机械扩张宫颈管,但需要患者术前12-24小时开始使用,预处理时间长,使用期间宫颈管的膨胀会让患者难以忍受,而且成本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因此,一种能在不容易损伤宫颈管的情况下较短时间内能对宫颈进行扩张的医疗设备,成为本领域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宫颈扩张操作时间长、患者痛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宫颈扩张装置,在能有效减少常规机械性扩张宫颈存在的宫颈损伤风险的情况下,节省宫颈扩张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宫颈扩张装置,包括管体、沿轴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管体上的第一弹性球囊、第二弹性球囊和第三弹性球囊;所述管体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设于所述第二弹性球囊和所述第三弹性球囊之间;所述管体远离第一弹性球囊的一端设有第一灌注口、第二灌注口和第三灌注口;所述管体内部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弹性球囊和所述第一灌注口,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弹性球囊、第三弹性球囊和第二灌注口,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出液孔和所述第三灌注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把管体上第一弹性球囊的一端置入宫腔,往第一灌注口注入灌注液,使第一弹性球囊充盈,之后向外侧拉动管体,使第一弹性球囊卡在子宫峡部,从而使导管不易脱落。之后往第二灌注口注入灌注液,使第二弹性球囊和第三弹性球囊充盈,并产生压力分别对宫颈内口和宫颈外口进行扩张。之后从第三灌注口持续注入药液,如生理盐水或是利多卡因等局麻药,药液从出液孔中流出,可对宫颈管进行持续扩张,并起到局部浸润麻醉的作用,缓解宫颈管扩张带来的疼痛不适感。在扩张宫颈管的期间,可连续多次地往第二灌注口注入灌注液,以增加第二弹性球囊和第三弹性球囊的扩张压力。往第三灌注口持续注入药液,可增加扩张宫颈管的压力,当妇科医生可以观察到药液从宫颈外口溢出至阴道时,可放出第一弹性球囊、第二弹性球囊、第三弹性球囊中的灌注液,最后取出导管,完成宫颈管扩张。
进一步的,管体靠近第一弹性球囊的一端设有圆钝的插入端。圆钝的插入端有利于管体插入宫颈管道。
优选地,第一弹性球囊充盈状态为球状。第一弹性球囊球状可起到球锚固定的作用,充盈后便于卡在子宫峡部。
优选地,第二弹性球囊和所述第三弹性球囊充盈状态为椭圆球状。椭圆球状有利于分别对宫颈内口和宫颈外口进行扩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未经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00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收获机双向卸粮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传感控制的食堂保温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