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垃圾截流的市政明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9767.5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7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创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82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垃圾 截流 市政 明沟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截流的市政明沟结构,包括沟体,所述沟体侧边设有集污机构,所述集污机构包括设于沟体侧边的内槽,所述内槽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内槽内设有集污框,所述集污框设有与进水口同等大小的开口,开口与进水口重合,所述集污框设有透水孔,透水孔位于朝向出水口的一侧,所述进水口设有向沟体延伸用于引导水流进入集污框的截流板,所述截流板朝向水流上游方向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清理垃圾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明沟排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垃圾截流的市政明沟结构。
背景技术
明沟是露天下水道,是水平排水方式的一种,是在地面开挖沟道以排除地表积水、土壤中多余水分和过高的地下水的排水技术措施。通常在道路内侧会设置有明沟,并且间隔一段距离后留有排水口,将水排到下水道,用于排出降雨天的雨水。
明沟排水过程中,会夹带有塑料袋、饮料盒等垃圾,容易堆积在排水口处,造成堵塞。排水工程的管理和养护直接关系到排水系统的工作情况和排水工程效益的发挥,因此需要对明沟中的垃圾进行及时的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垃圾截流的市政明沟结构,具有对排水沟内垃圾进行截留,使得明沟排水口不易堵塞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垃圾截流的市政明沟结构,包括沟体,所述沟体侧边设有集污机构,所述集污机构包括设于沟体侧边的内槽,所述内槽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内槽内设有集污框,所述集污框设有与进水口同等大小的开口,开口与进水口重合,所述集污框设有透水孔,透水孔位于朝向出水口的一侧,所述进水口设有向沟体延伸用于引导水流进入集污框的截流板,所述截流板朝向水流上游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沟体旁边设有内槽,内槽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并且内槽内安装有集污框,集污框与内槽设有一样的开口,并且开口和进水口重合,内槽的进水口处设有向外延伸的截流板,并且截流板朝向水流方向倾斜设置,用于引导水流进入集污框。当夹带有垃圾的水在沟体中流动时,在截流板的作用下,水流会流向集污框内,并带着水中的垃圾一起流进集污框。集污框远离进水口的侧面上设有透水孔,流进集污框的水从透水孔流出,再从出水口流回到沟体,垃圾就会滞留在集污框内,从而达到收集沟体水中垃圾的作用,避免了大量垃圾全部积聚在明沟的排水口处,使得明沟的排水口不易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污框包括贴合于沟体侧壁的侧板,所述侧板远离透水孔一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集污框内并将集污框分为流入腔和收集腔,且所述挡板和侧板之间形成V型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和集污框的侧板形成V型的结构,挡板不会阻挡沟体的水流的流入,但可以阻止集污框内的垃圾从集污框内流回沟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截流板上设有漏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量比较大的时候,流水可以从截流板上的漏孔流出,提高水流通过率,防止造成堵塞,使水溢出路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沟体侧壁两边均设有集污机构,沟体两侧的集污机构沿着明沟长度方向交错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中可以存在较大的垃圾,可能堵在进水口,造成不能收集垃圾,因此在沟体两侧均设有集污机构,使得水中的垃圾可以更好的得到收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截流板与沟体之间留有过口,并且过口的宽度小于沟体的一半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可以从过口流过,并且上游的截流板映射在下游的截流板,对水中的垃圾具有更好的阻挡效果,使其能流到集污框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污框的侧壁设有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创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创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97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