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主式助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9208.4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2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航宇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雄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主 式助踝器 | ||
本申请踝关节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自主式助踝器,包括包括位于脚底的底板、位于脚踝骨下方并与底板相连接的第一支撑件和位于脚踝骨上方的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和用于容纳第一弹性件的第一容纳槽,第一弹性件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容纳槽的槽底,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底端穿过第一容纳槽的槽口与第一弹性件的顶端相连接。当人在正常行走时,第一支撑杆受力挤压第一弹性件,使第二支撑件对脚踝起到支撑作用,从而缓解脚踝所受的压力,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对脚踝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脚踝扭伤。如此设置,解决了脚踝骨需要支撑脚踝以上部位的全部重量而容易扭伤、使人无法正常行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踝关节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主式助踝器。
背景技术
脚踝(或称为踝关节)是人类足部与腿相连的部位,脚踝需要支撑人体腿部及以上部位的全部重量,而使脚踝受到很大的压力,在人正常行走或运动的过程中,容易使脚踝扭伤,从而无法正常行走,尤其是老年人,脚踝需要承受较大压力,更容易使脚踝受伤。
因此,如何解决脚踝需要支撑脚踝以上部位的全部重量而容易扭伤、使人无法正常行走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主式助踝器,其能够解决脚踝需要支撑脚踝以上部位的全部重量而容易扭伤、使人无法正常行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主式助踝器,包括位于脚底的底板、位于脚踝骨下方并与所述底板相连接的第一支撑件和位于所述脚踝骨上方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和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底,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穿过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顶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顶端通过轴心连接件连接,所述轴心连接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宽度且小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轴心连接件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件顶端的第一S扣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底端的第二S扣,所述第一S扣与所述第二S扣相扣合,且所述第一S扣和所述第二S扣能够相对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槽的顶端槽壁上设置有两个缺口,两个所述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相对的槽壁上,且沿脚长的方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还设置有第二弹性件和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底,所述第二支撑件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伸入所述第二容纳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顶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顶端通过所述轴心连接件连接,所述轴心连接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口的宽度且小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所述脚踝骨的前侧,所述第二容纳槽位于所述脚踝骨的后侧,且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第二容纳槽相对于所述脚踝骨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脚内侧和脚外侧,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和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后端分别通过连接带连接、前端通过连接扣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底板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与脚接触的位置均设置有软包。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航宇,未经刘航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92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存取样装置、存样空间
- 下一篇:一种斜坡路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