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腔密闭式引流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8410.5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2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涛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4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腔 密闭式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胸腔密闭式引流瓶,其包括瓶体,瓶体顶端设有瓶盖,瓶盖内插接有排气管和引流管,引流管可转动;引流管底端套接有水箱装置,水箱装置底端设有通水软管,通水软管上管口设有堵塞,堵塞位于一转杆杆头上,转杆中间可转动的安装在一支架上,支架固定安装在水箱装置内腔的底部,转杆另一杆头设有第一浮漂。本实用新型能方便、稳定的关闭引流,控制引流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胸腔密闭式引流瓶。
背景技术
引流瓶多用于胸腔和腹腔引流,其作用是把胸腹腔内的液体引流到体外,但是现有的胸腔密闭式引流瓶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提杆易散架且灵活性差,更重要的是当引流液达到一定量时,医师或护士要通过对折引流管,从而防止引流液进一步引出,避免一些并发症,非常的麻烦并且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家属看管引流瓶时非常的耗费精力,所以引流瓶的使用给患者、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带来了不少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胸腔密闭式引流瓶,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胸腔密闭式引流瓶,其包括瓶体,瓶体顶端设有瓶盖,瓶盖内插接有排气管和引流管,引流管可转动;引流管底端套接有水箱装置,水箱装置底端设有通水软管,通水软管上管口设有堵塞,堵塞位于一转杆杆头上,转杆中间可转动的安装在一支架上,支架固定安装在水箱装置内腔的底部,转杆另一杆头设有第一浮漂。
本实用新型中,引流液从引流管穿过水箱装置和通水软管进入到瓶体内,当瓶体内的引流液逐渐增多到一定量时,第一浮漂因浮力往上升高,这样会带动转杆转动,因转杆中间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架上,通过杠杆原理,堵塞会向下移动,这样,堵塞就会将通水软管上管口堵住,引流液不会从通水软管流入到瓶体内,这样,就关闭了引流,十分方便的控制了引流量,不需要医师或护士通过对折引流管的方式来关闭引流。
作为优选,引流管顶部设有用于调节引流管高度的调节螺帽。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调节螺帽的设置,使得可以调节引流管的高度,这样水箱装置的位置升高,第一浮漂的位置升高,这样就可以调节引流量,方便对引流量的控制。
作为优选,瓶盖两侧设有提杆。
本实用新型中,提杆的设置方便携带和悬挂引流瓶。
作为优选,水箱装置顶部设有螺纹接口,螺纹接口螺纹套接在引流管底端。
本实用新型中,螺纹接口的设置使水箱装置与引流管能稳定方便的连接。
作为优选,堵塞底面呈球状且直径大于通水软管直径。
本实用新型中,堵塞底面呈球状且直径大于通水软管直径,这样,堵塞即使转动一定角度也能紧密的堵住通水软管上管口。
作为优选,瓶盖螺纹套接在瓶体顶部。
本实用新型中,瓶盖螺纹套接在瓶体顶部,这样,瓶盖能稳定的与瓶体连接。
作为优选,排气管的底端套接有排气软管,排气软管的下端套有第二浮漂。
本实用新型中,当引流瓶倾倒时,排气软管下端的第二浮漂会浮在引流液上,仍然保持了与空气相通,且水箱装置底端的通水软管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得通水软管一直处于引流液下,从而保持了原有的引流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胸腔密闭式引流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涛,未经许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84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