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湿两用电机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18255.7 | 申请日: | 2019-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1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白任军;倪玲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四联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湿 用电 机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湿两用电机车,当电机车在使用的时候,电机车包括垃圾吸取装置,除尘箱内部设置有风机、动力机、除尘室、净气腔、垃圾存放腔,除尘室通过排气口与净气腔连通,净气腔设置有第一排风门,除尘室通过排渣口与垃圾存放腔连通,风机的进风口与垃圾吸取装置连通;风机的出风口上有灰气,灰气的末端通过转换阀连通除尘室或净气腔,当灰气与除尘室连通,转换阀隔离灰气与净气腔;当灰气与净气腔连通时,转换阀隔离灰气与除尘室,且第一排风门封闭,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对除尘室内的灰尘进行反吹清灰,避免堵塞,且增加了垃圾存放空间,增强了电机车清洁续航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干湿两用电机车。
背景技术
干湿两用电机车是常用的机车设备,其可以清洁轨面。现有的干湿两用电机车一般是先利用扫地机构将垃圾聚集在一起,然后利用真空负压将垃圾抽吸至车载垃圾箱中。
现有的干湿两用电机车的风机一般是安装在靠近车厢的前部,风机的吸风口与滤芯或滤网连接后与垃圾箱连接,吸尘用的吸嘴与垃圾箱连接,工作时风机产生负压,由于垃圾箱容积较大,导致需要先将箱体内的空气抽净后才能对路面产生吸力,使得风机开机和关机的一段时间内吸力较弱,不能吸尘,降低了能量利用效率;另外,清扫车工作一段时间后,灰尘及垃圾在滤芯或滤网处容易堵塞,降低了风机的效率。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干湿两用电机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湿两用电机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干湿两用电机车,包括电机车头、除尘箱和支撑架;所述电机车头的正面上端开设有开口栏,且电机车头的右端下侧设有电机车拖,电机车头的左端下侧设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上侧端部安装放置有除尘箱,且除尘箱的左端下侧设有下沉垃圾箱,且下沉垃圾箱的下侧端部设有沉箱门,除尘箱的左端上侧设有排风门,且排风门与除尘箱的连接处设有防水滤网,除尘箱的内部左上端设有风机,风机的右端设有净气腔,且净气腔的下端设有除尘室,且除尘室的上端两侧与净气腔的连接之间均设有滤芯,且除尘室的下端设有垃圾存放腔,垃圾存放腔的右端内部开设有水箱;垃圾存放腔的左端上侧设有灰斗阀,灰斗阀的上端设有泄压阀,且除尘室的左侧设有缓冲腔,缓冲腔的内部中间设有挡流板,且泄压阀和灰斗阀的左侧端部设有若干个有序排列的雾化喷头,且缓冲腔的左端设有灰气通道,灰气通道的右侧端部与净气腔的衔接之间设有转换阀,且转换阀的上侧端部贯穿延伸至净气腔和除尘箱的上端外侧,且转换阀的上侧贯穿端设有第一排风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芯与净气腔的接触之间相互贯穿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机的左端下侧设有动力机,且风机和动力机均与外部电源和外部单片机电性连接,且外部单片机的型号为:SMC62。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与雾化喷头连通,且雾化喷头的外侧设有雾化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芯的下端两侧均设倾斜状的灰斗,且灰斗的下端底部为排渣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适用于多种干湿两用电机车场合,当电机车在使用的时候,电机车包括垃圾吸取装置,除尘箱内部设置有风机、动力机、除尘室、净气腔、垃圾存放腔,除尘室通过排气口与净气腔连通,净气腔设置有第一排风门,除尘室通过排渣口与垃圾存放腔连通,风机的进风口与垃圾吸取装置连通;风机的出风口上有灰气,灰气的末端通过转换阀连通除尘室或净气腔,当灰气与除尘室连通,转换阀隔离灰气与净气腔;当灰气与净气腔连通时,转换阀隔离灰气与除尘室,且第一排风门封闭,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对除尘室内的灰尘进行反吹清灰,避免堵塞,且增加了垃圾存放空间,增强了电机车清洁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四联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太原四联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82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字形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光伏屋顶
- 下一篇:一种基于桥梁建设用监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