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6965.6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9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曾莉;章桂飞;段霞;吴茜;姜金霞;吴灵芝;陈静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沈攀攀;许亦琳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枕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枕头。包括水枕,所述水枕的中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两侧分别设有可相对于水枕移动的支撑部,各所述支撑部靠近容纳腔侧分别设有开口朝向容纳腔的弧形部,所述水枕上还设有多个固定块,各所述固定块按水枕的铺设方向分别位于支撑部的前方,各所述支撑部与固定块之间和/或固定块与固定块之间形成多个引流管通道,各所述引流管通道内均设有引流管固定件。本实用新型的枕头可以有效预防头部压疮及保护枕后切口,可以方便脑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放置与分类的管理,固定引流管,避免意外拔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枕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脑外科危重症患者增多,脑外科手术经常会有枕后正中切口或者去骨瓣减压术,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脑外科患者卧床时间长,为了做好头部切口及骨窗的护理、保持脑部灌注压,脑外科患者头部常常要保持一个被动的卧位,因此发生后枕部压疮及伤口愈合不良的几率大大增大。鉴于此,防止后枕部患者压疮及伤口愈合不良的越来越得到了临床医疗护理人员的重视。目前随着交通事故、建筑事故、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颅脑创伤已成为危及公共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大问题,普通的枕头,后枕部皮肤还是受到压迫,容易发生压疮,严重的容易发生颅内感染,后果不堪设想,此外,神经外科手术由于脑室引流及伤口引流的需要,经常会放置一根或者多根引流管,引流管属于Ⅰ类引流管,若意外把关可危及病人生命。因此,临床急需一种能降低头部压疮并且妥善固定头部引流管的枕头。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枕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枕头,包括水枕,所述水枕的中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两侧分别设有可相对于水枕移动的支撑部,各所述支撑部靠近容纳腔侧分别设有开口朝向容纳腔的弧形部,所述水枕上还设有多个固定块,各所述固定块按水枕的铺设方向分别位于支撑部的前方,各所述支撑部与固定块之间和/或固定块与固定块之间形成多个引流管通道,各所述引流管通道内均设有引流管固定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枕包括枕体和外套于枕体的枕套,所述枕体内设有枕腔,所述枕腔中填充有水,所述枕体上设有与枕腔连通的注水口,还包括与注水口相配合的盖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枕和支撑部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枕和支撑部通过魔术贴和/或搭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腔为中空腔或凹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腔的内径为6~10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块的个数为2个、3个或4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管固定件选自系带和/或搭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和固定块的材质为弹性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枕体的材料选自柔性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枕头从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枕头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枕头的主视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水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搭扣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水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69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