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冶炼炉炉渣循环水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4922.4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6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谭承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远宏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陈丽艳 |
地址: | 7306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炼 炉渣 循环 水冷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冶炼炉炉渣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连接出渣口的主流槽,主流槽的前端连接有分叉设置的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第一分流槽的出口连接有第一冷水池,第二分流槽的出口连接第二冷水池,第一冷水池和第二冷水池分别通过溢流槽连接至第三冷水池。主流槽、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的交叉处设有月牙形的封堵板,封堵板上连接有驱动组件,当封堵板转动至一侧时可封堵主流槽与第一分流槽之间的流道、当封堵板转动至另一侧时可封堵主流槽与第二分流槽之间的流道。流槽采用分叉式设计,分叉的两个流槽上各连接一个冷水池,在排渣过程中,可选择矿渣流经通道和冷水池,便于矿渣的清理和冷却池的检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炼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冶炼炉炉渣循环水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矿石在炼制结束后需要将矿渣排出,由于刚出炉的矿渣温度较高,因此矿渣在排出时需要通过流槽先排至冷却池中冷却,待温度下降后再将矿渣从冷却池中打捞出。一般情况下一个流槽只设置一个冷却池,但是冷却池有时会出现不可控的故障,这时就需要熔化炉停产配合检修,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
此外,设置一个冷却池还存在其他问题,例如矿渣排入后有的矿渣冷却速度快,有的矿渣冷却速度慢,如果把握不好打捞时间,打捞出的矿渣温度依旧较高,容易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冶炼炉炉渣循环水冷却系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出渣系统存在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冶炼炉炉渣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连接出渣口的主流槽,所述主流槽的前端连接有分叉设置的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所述第一分流槽的出口连接有第一冷水池,所述第二分流槽的出口连接第二冷水池,所述第一冷水池和第二冷水池的前侧设有第三冷水池且第一冷水池和第二冷水池分别与第三冷水池相连通;
所述主流槽、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的交叉处设有月牙形的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上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可带动封堵板绕主流槽、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的交叉点转动,当封堵板转动至一侧时可封堵主流槽与第一分流槽之间的流道、当封堵板转动至另一侧时可封堵主流槽与第二分流槽之间的流道;
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于冷水池中,水泵的出水口上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位于靠近出渣口的主流槽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板、齿轮和电机,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于主流槽、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交叉处的正上方,且固定板与主流槽、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的侧壁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齿轮设于固定板的下方且齿轮的轴心线竖直穿过交叉点,所述电机设于固定板的上方,且电机与齿轮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封堵板与齿轮固定连接,齿轮可带动封堵板绕交叉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有限位器,所述齿轮上设有限位器触发杆,所述限位器与电机信号连接;当封堵板转动至一侧封堵主流槽与第一分流槽之间的流道时限位器触发杆可触发限位器,当封堵板转动至另一侧封堵主流槽与第二分流槽之间的流道时限位器触发杆也可触发限位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器位于主流槽的中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流槽与第一分流槽、主流槽与第二分流槽之间的夹角均为120°。
进一步地,所述主流槽、第一分流槽以及第二分流槽的形状、大小及材料均相同。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四冷水池,所述第四冷水池与第三冷水池之间连接有溢流槽。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设于第四冷水池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流槽采用分叉式设计,分叉的两个流槽上各设置一个冷水池,在排渣过程中,可选择矿渣流经通道,便于矿渣的清理和冷却池的检修;分叉点处设有封堵板和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可非常方便地调节封堵板的封堵方向,操作简单方便,灵活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远宏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靖远宏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49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