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胶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1688.X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8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爱日易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L1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兴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89 | 代理人: | 车桂兰;曹胜开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胶成型模具,其包括模板,于所述模板上至少设有16个型腔单元,所述型腔单元包括注胶中心腔,对应所述注胶中心腔至少环设有12个注胶分流道,所述注胶中心腔与所述注胶分流道连通,且所述注胶分流道的另一端连通有产品成型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布局设计合理紧凑,采用一模192穴的排位结构,可实现在一次进胶后同时制备192个产品,产品的一致性高,操作可控性强,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率,且注胶分流道的长度设置适宜,缩短胶料的流动距离,进胶平缓均匀,避免过多的胶料积累而缩短模具的使用寿命,有效地降低资源损耗和节省生产成本,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镜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透镜行业仍采用单热咀八穴的排位加工方法,即一模96穴,其生产效率和产率低,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且分流道的长度设置过长,使胶料的流动距离增加,极易影响产品品质,难以保证透镜的精度和性能,容易导致胶料积累而缩短模具的使用寿命,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胶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进胶成型模具,其包括模板,于所述模板上至少设有16个型腔单元,所述型腔单元包括注胶中心腔,对应所述注胶中心腔至少环设有12个注胶分流道,所述注胶中心腔与所述注胶分流道连通,且所述注胶分流道的另一端连通有产品成型腔。
上述的进胶成型模具,其中所述产品成型腔为第一圆形凹槽。
上述的进胶成型模具,其中所述产品成型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注胶分流道的宽度。
上述的进胶成型模具,其中所述注胶分流道共设有12个,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注胶分流道的间隔角度为30°。
上述的进胶成型模具,其中所述注胶中心腔为第二圆形凹槽。
上述的进胶成型模具,其中所述第一圆形凹槽与所述第二圆形凹槽的圆心间隔为33mm。
上述的进胶成型模具,其中所述型腔单元共设有16个,且所述型腔单元按4x4阵列形式设置于所述模板上。
上述的进胶成型模具,其中相邻两个型腔单元的注胶中心腔之间的距离为90mm~1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布局设计合理紧凑,采用一模192穴的排位结构,可实现在一次进胶后同时制备192个产品,产品的一致性高,操作可控性强,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率,且注胶分流道的长度设置适宜,缩短胶料的流动距离,进胶平缓均匀,避免过多的胶料积累而缩短模具的使用寿命,有效地降低资源损耗和节省生产成本,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型腔单元的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而非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胶成型模具,其包括模板1,于所述模板1上至少设有16个型腔单元2,所述型腔单元2包括注胶中心腔21,对应所述注胶中心腔21至少环设有12个注胶分流道22,所述注胶中心腔21与所述注胶分流道22连通,且所述注胶分流道22的另一端连通有产品成型腔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爱日易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爱日易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16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魔方及其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轴类加工用轴心校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