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门总成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0757.5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2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解山泉;朱凤超;马强;于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桔电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刘金峰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门 总成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门总成及车辆。侧门总成包括:侧后门,所述侧后门用于密封固定在车身的一侧,所述侧后门上相对设置的两侧分别一一对应地固定在B柱和后围侧板上;防撞件,所述防撞件安装在所述车身的内侧。车辆包括车身和侧门总成,所述侧后门密封固定在所述车身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门总成及车辆,提高了车辆的侧碰安全性,降低了车辆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侧门总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门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两侧均设置有侧后门,侧后门均旋转连接在车身上,以便于用户进出车辆。
现有技术中,车辆侧撞在交通事故中较为常见,车辆的侧后门在侧撞时容易从车门与车身的连接和扣合处发生变形向内凹陷,挤压车内用户,车辆的侧撞安全性有待提高;且车辆侧后门关闭状态时,要求处于防水防风状态,车辆侧后门的生产精度和组装精度要求均较高,提高了生产成本。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门总成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车辆的侧碰安全性,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门总成,包括:侧后门,所述侧后门用于密封固定在车身的一侧,所述侧后门上相对设置的两侧分别一一对应地固定在B柱和后围侧板上;防撞件,所述防撞件安装在所述侧后门的内侧。
可选地,所述防撞件包括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安装在所述侧后门的内侧。
可选地,所述侧门总成还包括内饰板,所述侧后门的内侧设置有卡接接口,所述内饰板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卡接接口上,所述防撞件安装在所述内饰板与所述侧后门之间。
可选地,所述防撞件还包括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填充在所述侧后门与所述内饰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内饰板的后侧与后排座椅靠背的侧面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内饰板的内侧设置有储物台,所述储物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水杯槽。
可选地,所述水杯槽的槽底可拆卸地设置有杯垫。
可选地,所述杯垫为弹性杯垫,所述杯垫上设置有防滑凸条,所述杯垫设置在所述水杯槽内时,所述防滑凸条朝向所述水杯槽的槽口设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和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侧门总成,所述侧后门密封固定在所述车身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门总成及车辆,通过将侧后门采用固定的方式安装在车身上,增加了侧后门与车身之间连接的结构稳定性,在侧后门与内饰板之间设置的防撞件,有利于增加侧后门的结构强度,减小侧后门侧撞后的变形量,提高了侧后门的抗侧撞安全性,且侧后门与车身固定连接即可,相比于旋转连接,侧后门的生产和组装难度降低,减小了车辆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中优选实施例,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侧门总成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杯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桔电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桔电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07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附式干燥机
- 下一篇:一种外墙专用太阳能真空玻璃装饰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