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模秸秆压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10491.4 | 申请日: | 2019-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2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赵希文;李泓辰;张斌华;卞传成;董瑞;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30B11/28 | 分类号: | B30B11/28;B30B15/30;B30B15/00;B30B15/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许小东 |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模 秸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模秸秆压块装置,包括:壳体,其顶部具有进料口;预压模,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表面具有阵列分布的挤压孔,所述预压模和所述壳体形成秸秆预压容置腔;驱动轴,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预压模上;预压辊,其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位于所述预压容置腔内;成型模,其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预压模下方,与所述预压模形成秸秆成型容置腔,所述成型模表面具有阵列分布的出料孔;成型压辊组件,其设置在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位于所述成型容置腔内;其中,所述驱动轴旋转,能带动所述预压辊和所述成型压辊组件同轴旋转,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双模秸秆压块装置,通过预压模与成型模结合的设计,提升秸秆压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压缩秸秆的秸秆压块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秸秆产量大国,每年的秸秆产量都占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2013年全国秸秆总产量及其可收集利用量分别为9.64亿吨和8.19亿吨,实际利用量约6.22亿吨,综合利用率仅为76%,秸秆产量高、利用价值大,一种高效的秸秆回收采集技术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秸秆压块技术可大大减少秸秆的体积并提高其密度,且粒状秸秆有利于秸秆的收集运输及后续加工处理。
目前市场上的秸秆压块设备多用于场院作业,需将收获后的秸秆原料运输至场地进行加工,运输成本高、局限性大,对提高秸秆回收利用效率作用有限,且现有的一次成型设备由于挤压强度有限,无法满足田间作业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双模秸秆压块装置,通过预压模与成型模结合的设计,提升秸秆压块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成型辊体绕驱动轴公转的同时也能绕连接轴自转,物料的重力作用及模辊间的啮合使物料被挤压进入成型模模孔,使秸秆压块密度更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模秸秆压块装置,包括:
壳体,其顶部具有进料口;
预压模,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表面具有阵列分布的挤压孔,所述预压模和所述壳体形成秸秆预压容置腔;
驱动轴,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预压模上;
预压辊,其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位于所述预压容置腔内;
成型模,其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预压模下方,与所述预压模形成秸秆成型容置腔,所述成型模表面具有阵列分布的出料孔;
成型压辊组件,其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位于所述成型容置腔内;
其中,所述驱动轴旋转,能带动所述预压辊和所述成型压辊组件同轴旋转。
优选的是,所述成型压辊组件包括:
基座转轴;
第一基座,其一端一体连接所述基座转轴一侧;
第二基座,其一端一体连接所述基座转轴另一侧;
第一连接轴,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第一基座另一端;
第二连接轴,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第二基座另一端;
第一辊体,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并能够随所述第一连接轴旋转;
第二辊体,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并能够随所述第二连接轴旋转。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的夹角为120°~160°。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辊体和所述第二辊体均为柱形,且表面具有多个阵列分布的柱形凸起,所述柱形凸起能够伸入所述出料孔。
优选的是,所述挤压孔为方锥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04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车把手
- 下一篇:一种木材加工用位置调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