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拼接式门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9906.6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0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蔡帅帅;周东珊;武鹏;吴伊斌;肖苏;颜裕;李鹏程;陈奕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34 | 分类号: | E06B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杨仁波 |
地址: | 31000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拼接 式门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拼接式门套装置,包括墙体、第一门框板、第二门框板、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其中:墙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固定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一安装板;第二固定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定位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门框板包括定位端和拼接端;第二门框板包括卡接端和安装端;第一定位板安装在定位端,第二定位板安装在安装端;第一安装板安装在第一侧面上,并沿第一侧面可滑移设置,第二安装板安装在第二侧面上,并沿第二侧面可滑移设置;拼接端开设有卡接槽,卡接端卡接在卡接槽内,并在卡接槽内可滑移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接式门套装置,提高了门套的适用性和水平度,缩短了生产周期,减少了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拼接式门套装置。
背景技术
门框板一般安装于墙体上,用于遮挡和装饰墙体。
现有技术中,在使用门框板遮挡和装饰墙体时,一般采用先测量墙体的厚度,再根据测量后的尺寸生产门框板,门框板在安装时首先将门框板与墙体之间打上发泡胶,然后再使用枪钉将门框板固定在墙体上。上述施工过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门框板只能遮挡和装饰特定厚度的墙体,降低了门框板对不同厚度墙体的适用性,并且先测量后生产导致生产周期较长;第二,发泡胶不环保,对人的健康不利;第三,门框板的水平度是依靠发泡胶来调整的,其调节效果有待提高。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拼接式门套装置,以提高门套的适用性,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门套的水平度。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拼接式门套装置,包括墙体,还包括第一门框板、第二门框板、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其中:所述墙体包括安装面及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安装面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定位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门框板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定位端和拼接端;所述第二门框板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卡接端和安装端;所述第一定位板安装在所述定位端,所述第二定位板安装在所述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并沿所述第一侧面可滑移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第二侧面上,并沿所述第二侧面可滑移设置,以使所述第一门框板及所述第二门框板覆盖在所述安装面上方;所述拼接端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端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并在所述卡接槽内可滑移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板贴合安装在所述定位端,所述第二定位板贴合安装在所述安装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垂直于地面,所述第一定位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定位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贴合安装在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安装板贴合安装在所述第二侧面上。
可选的,所述拼接端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
可选的,所述拼接式门套装置还包括第一螺钉、第二螺钉、第三螺钉、第四螺钉和第五螺钉,所述拼接端通过所述第一螺钉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一定位板通过所述第二螺钉固定在所述定位端,所述第二定位板通过所述第三螺钉固定在所述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所述第四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五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二侧面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板上与所述安装面相对设置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定位板上与所述安装面相对设置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螺钉的尖端从所述第一导向槽穿设过所述第一定位板后固定在所述定位端,所述第三螺钉的尖端从所述第二导向槽穿设过所述第二定位板后固定在所述安装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9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