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右后纵臂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9695.6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7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卓祁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好格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鄞州全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2 | 代理人: | 马树鹏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右后纵臂 安装 支架 | ||
右后纵臂安装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平板状的基板,基板的中部开设有开口,环绕开口的边沿延伸有向外突出的加强板,加强板围合成一不规则的封闭图形,加强板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围合成加强板的各板高度不同,加强板高度呈平滑曲线变化,同一竖直线上的加强板高度相同;基板形状为四角有圆弧凸起的板件,每个圆弧凸起中部均开设有安装孔;基板靠近竖板的一端中部连接有L型折板,L型折板包括连接板和开设有定位孔的上翘板;本实用一体化的结构提高了强度;开口减轻重量的同时便于安装;加强板度起伏设置,配合右后纵臂形状的同时,凸起的部分能够辅助更好地定位;整个支架连接牢固,十分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纵臂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右后纵臂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右后纵臂主要承受纵向力和侧向力,纵臂安装支架为纵臂和车身提供连接作用,是汽车上的重要零件,主要功能是传递力和扭矩,承受车内外各个方向的载荷,随着汽车车速、功率、扭矩等的不断提升,对纵臂安装支架的性能要求也随之提高,目前的纵臂安装支架的强度、抗拉强度普遍不是很高,局部强度不足,而且结构较为复杂,安装不稳定,受到扭动力时,支架易产生变形,可能出现结构断裂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牢固、装配稳定性高的右后纵臂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右后纵臂安装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平板状的基板,所述基板的中部开设有开口,环绕所述开口的边沿延伸有向外突出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围合成一封闭图形,所述加强板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竖板、第一横板、第一内凹横板、J型板、过渡横板、第二内凹横板、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关于竖板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内凹横板相对于第一横板更靠近所述开口的中心,所述第二内凹横板和第一内凹横板关于竖板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内凹横板、第二内凹横板分别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J型板弯曲弧度大的一端与过渡横板相连,围合成所述加强板的各板高度不同,所述第一内凹横板和第二内凹横板的中点均为加强板的最高点,所述竖板的高度为加强板高度的最低点,所述最高点、最低点间的加强板高度呈平滑曲线变化,同一竖直线上的加强板高度相同;所述基板形状为四角有圆弧凸起的板件,每个所述圆弧凸起中部均开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靠近竖板的一端中部连接有L型折板,所述L型折板包括连接板和上翘板,与所述基板相连的连接板和基板底面的夹角为钝角,所述连接板和上翘板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上翘板端部为圆弧形,所述上翘板中部开设有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轮廓顺时针依次为竖直边、第一圆弧边、第一横边、第二圆弧边、曲线边、第三圆弧边、第二横边、第四圆弧边,各边首尾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本体采用细晶粒钢QSTE460T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右后纵臂安装支架一体化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强度;开口的设计减轻重量的同时便于安装;加强板度起伏设置,配合右后纵臂形状的同时,凸起的部分能够辅助更好地定位,连接更加稳定,进一步提高了装配稳定性;支架本体中部开口可配合与其适配的防尘罩,进一步提高车辆安全性能;整个支架连接牢固性强,十分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右后纵臂安装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后纵臂安装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后纵臂安装支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后纵臂安装支架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好格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好格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96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