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气旋流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8917.2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4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聂建军;张军;古俊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创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10;B01D46/42;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尾气旋流除尘装置,包括塔身,塔身的侧壁上连通有进气管,塔身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出气管内固定连接有二级除尘机构;二级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网、呈“十”字型的支撑架、轴承、转动轴、扇叶和长条毛刷,除尘网固定连接在进气管靠近塔身一端位置的管口处,支撑架固定连接在进气管的内管壁上,且支撑架位于除尘网的上方,轴承镶嵌在支撑架下端的中心处,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轴承的内圈壁上,转动轴的另一端向除尘网方向延伸且与长条毛刷的上端中心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除尘装置对尾气的净化效果,而且自动对除尘网进行清理,提高了后续使用时的除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尾气旋流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肥料通常采用塔式造粒法进行生产,造粒塔尾气的处理虽然不是主要的生产环节,但其流程设备和设备运转的优劣对装置的产量、运转率、物料回收率、能耗水平及环境保护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造粒塔尾气处理一般采用尾气旋流除尘装置对其进行除尘,但是尾气旋流除尘装置其只对尾气净化一次,其净化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尾气旋流除尘装置其只对尾气净化一次,其净化效果不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尾气旋流除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尾气旋流除尘装置,包括塔身,所述塔身的侧壁上连通有进气管,所述塔身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内固定连接有二级除尘机构;
所述二级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网、呈“十”字型的支撑架、轴承、转动轴、扇叶和长条毛刷,所述除尘网固定连接在进气管靠近塔身一端位置的管口处,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进气管的内管壁上,且所述支撑架位于除尘网的上方,所述轴承镶嵌在支撑架下端的中心处,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轴承的内圈壁上,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向除尘网方向延伸且与长条毛刷的上端中心处相连接,所述长条毛刷的毛刷端与除尘网的上端相抵,所述扇叶固定套接在转动轴的轴壁上。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轴壁上安装有击灰机构,所述击灰机构包括弹簧、环形的击打板和两根击打杆,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扇叶的下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击打板相连接,且所述击打板和弹簧均套设在转动轴上,两根所述击打杆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在击打板的下端,且所述击打杆的另一端与除尘网的上端相抵,两根所述击打杆关于长条毛刷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塔身的侧壁上安装有固定架。
优选的,所述塔身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排灰口,所述排灰口上通过绳索连接有布袋。
优选的,所述击打板的内环壁上均匀等距的开设有若干个滚动槽,所述滚动槽内设有滚动的滚珠,所述滚珠远离滚动槽槽底的一端穿过滚动槽的槽口设置,且所述滚珠滚动连接在转动轴的轴壁设置。
优选的,所述滚珠的球径大于滚动槽槽口的槽径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气旋流除尘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尾气旋流除尘装置,通过设置除尘网、支撑架、轴承、转动轴、扇叶和长条毛刷组成一个二级除尘机构,当经过塔身净化后的空气从出气管排出时,气体经过除尘网过滤后,气体推动扇叶转动,扇叶带动转动轴在支撑架的轴承内转动,转动轴受力后带动长条毛刷转动,长条毛刷对除尘网进行清理,将卡入除尘网内的灰尘扫出,防止灰尘卡入除尘网的网径内,提高了除尘网的过滤通风效果,进而提高了除尘装置对尾气的净化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创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创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8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