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频信号数据传输线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08500.6 | 申请日: | 2019-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2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王志;韩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艾得格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28 | 分类号: | H01R13/428;H01R13/46;H01R13/58;H01R13/6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刘晓敏 |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信号 数据 传输线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频信号数据传输线接头,其包括壳体、端子、挂台内架和连接线,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供挂台内架插入的独立插腔,所述端子设置在挂台内架的前端。合理将端子设置在挂台内架上形成独立结构的配件单元,装配时,直接将配件单元插入壳体的独立插腔上即可;需要更换个别配件单元时,只需按压按压部使弹力卡脚从卡位中退出即可将配件单元从相应的独立插腔中取出,然后插入新的配件单元即可,日常更换维护方便,省时省力,而且通过挂台内架与独立插腔相装配,配合面积相对传统的端子与插腔的配合面积大大增加,配合结构稳定、牢固,不易晃动,延长使用寿命,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线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频信号数据传输线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信息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对于数据传输技术及设备要求日益提高。现有市面上的数据传输线接头的结构普通包括壳体及若干自锁端子,所述壳体上设有与自锁端子的数量相一致的插孔。自锁端子插入插孔内,自锁端子通过其上的倒钩脚卡在插孔内壁上实现固定的目的。
如公开号“CN205406804U”,名称为“一种车载导航仪数据线连接器”,其公开了一种车载导航仪数据线连接器,包括有胶芯、锁卡和若干个端子,胶芯后端上下相邻设置有两排导向孔,每排包括5个紧邻的导向孔,上下导向孔之间错位设置,上下两排导向孔中间的内壁开有卡勾卡口,胶芯顶面和底面都开有锁卡定位孔,端子一面设置有卡位,卡位背面设置有弹片卡勾,锁卡上设置有用于卡住端子卡位的定位柱,端子通过导向孔进入胶芯内,弹片卡勾卡进导向孔内的卡勾卡口,卡位正对锁卡定位孔,锁卡上通过锁卡定位柱卡进对应的卡位内安装在胶芯上。其虽然能实现连接的目的,但是端子在多次插拔使用后,易出现晃动现象,影响到信号连接稳定性,由于现有的结构难以将端子从导向孔中取出更换,不方便日常维护使用。为正常使用,只能整体进行更换与接线,不仅成本高,而且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日常维护使用的高频信号数据传输线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频信号数据传输线接头,其包括壳体、端子、挂台内架和连接线,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供挂台内架插入的独立插腔,所述端子设置在挂台内架的前端,并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在挂台内架插入独立插腔后端子所处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端子相对正的插孔,所述挂台内架上设有让连接线伸入其内与所述端子相连接的通孔,所述挂台内架的尾部边缘内侧位置设有开槽使其边缘位置形成弹力卡脚,所述独立插腔的腔壁上设有与该弹力卡脚相适配的卡位,所述弹力卡脚的末端向后延伸出独立插腔形成按压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插孔的开口呈扩大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端子位于挂台内架内的一端设有卡凸,端子与挂台内架配合的紧密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挂台内架的尾端两侧壁对称凸起形成凸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每一个挂台内架上的端子数量为两个,按从上至下的顺序间隔排列在所述挂台内架的前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独立插腔的内壁上设有使相邻两端子分开的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对应卡位的位置设有使弹力卡脚外露的通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导正槽和导正板,具有防呆功能,防止错误插入的同时,也利于准确插入正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艾得格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艾得格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8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端子护套
- 下一篇:防水D-SUB转接头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