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给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08216.9 | 申请日: | 2019-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4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晓玲 |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A61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胡智勇 |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西医结合 内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给药器,包括外壳、热电阻和电机,所述外壳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壁上设置有插电口,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端盖,所述外壳一侧壁上设置有温度显示器,所述外壳另两侧壁上设置有握柄,所述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一侧设置有所述热电阻,所述端盖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设置有所述电机。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转轴、搅拌叶,可以自动对药粉进行搅拌,保证药粉完全溶解,便于患者饮用,提高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加热板、热电阻、温度显示器,可以对中药进行加热,并对药液温度进行控制,保证药液温度适宜,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给药器。
背景技术
药物有几种给药途径,口服、静脉注射(静注)、肌肉注射(肌注)、皮下注射(皮下),药物还可舌下含化(舌下)、直肠灌注(直肠给药)、滴眼、鼻腔喷雾、口腔喷雾(吸入剂),也可皮肤局部(表面)或全身(经皮)用药。
而现有的给药器在对药粉冲泡时,往往需要医护人员手动搅拌,这样会使药粉溶解不均匀,形成药粉颗粒,不利于患者饮用。
另外现有的给药器在给患者喂食中药时,需要预先加热之后再倒入给药器给患者服用,且加热温度无法保证,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给药器,解决了现有的给药器在对药粉冲泡时,往往需要医护人员手动搅拌,这样会使药粉溶解不均匀,形成药粉颗粒,不利于患者饮用,另外现有的给药器在给患者喂食中药时,需要预先加热之后再倒入给药器给患者服用,且加热温度无法保证,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给药器,包括外壳、热电阻和电机,所述外壳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壁上设置有插电口,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端盖,所述外壳一侧壁上设置有温度显示器,所述外壳另两侧壁上设置有握柄,所述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一侧设置有所述热电阻,所述端盖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设置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传动输出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两侧设置有转动叶,所述支撑座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支撑座另一侧设置有吸管,所述吸管与所述端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插电口与所述底座通过卡槽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底座给装置提供稳定支撑,通过所述插电口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温度显示器与所述外壳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握柄成型于所述外壳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端盖给所述支撑座提供支撑,通过所述温度显示器显示药液加热温度,通过所述握柄方便人们拿放。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与所述外壳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热电阻与所述外壳粘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加热板对药液进行加热,通过所述热电阻测量药液温度,并通过所述温度显示器显示温度,同时可以通过所述温度显示器设定温度值,对所述热电阻发布电信号,通过所述热电阻控制所述加热板加热温度,使药液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停止加热,并对药液进行保温。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端盖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支撑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电机通过卡槽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支撑座给所述电机提供稳定支撑,通过所述电机工作带动所述转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座与所述转轴粘接,所述转动叶成型于所述旋转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晓玲,未经唐晓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8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