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双层管挤出机模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7755.0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2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云;邱洪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程翔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32 | 分类号: | B29C48/32;B29C48/09;B29C48/18;B29L23/00;B29L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唐一鸣 |
地址: | 5109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双层 挤出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双层管挤出机模芯,所述模芯包括内模芯和外模芯,所述内模芯套接在所述外模芯内,所述外模芯外壁设有第一浇口,所述内模芯外壁设有第二浇口,所述外模芯设有用于所述内膜芯进料的进料孔,所述外内模芯外壁均设有相同形状的流道结构,所述流道结构包括若干个主流道和对所述主流道再分流的若干个支流道,所述主流道为大致分布均匀的弧形,所述支流道出口端互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使处于熔融状态下流动性差的塑料如EPDM/ECO/NBR材料在流道内流动均匀,并且出料丰富均匀,从而使得塑胶双层管成型件内外两层管壁分布厚薄均匀,提升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出机模芯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双层管挤出机模芯
背景技术
在管形塑胶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塑胶挤出工序是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序,会直接影响到制品的成型质量。塑胶挤出工序是将塑胶粒材料加热处于软化状态挤出,由于塑胶粒熔融状态下其流动性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塑胶粒在熔融状态下不同的流动性对挤出机机头的模芯设计出对应的流道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塑料材料加热处于熔融状态下流动性差的塑料(EPDM/ECO/NBR等等材料),模芯的流道结构设计得不合理,塑胶在流道内流动不均匀,就会出现复合双层管形塑胶成型件内外两层管壁分布厚薄不均匀,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双层管挤出机模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双层管挤出机模芯,所述模芯包括内模芯和外模芯,所述内模芯套接在所述外模芯内,所述外模芯外壁设有第一浇口,所述内模芯外壁设有第二浇口,所述外模芯设有用于所述内膜芯进料的进料孔,所述外内模芯外壁均设有相同形状的流道结构,所述流道结构包括若干个主流道和对所述主流道再分流的若干个支流道,所述支流道的出口端互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流道结构包括两个主流道,所述主流道为大致分布均匀的弧形,所述两个主流道各自分流成两个支流道,所述主流道和支流道在外壁上均呈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支流道包括支流道末段,所述末段的截面沿流向逐渐变大,以便对处于熔融状态下流动性差的塑料均匀分流。
优选地,与流向垂直的第一浇口和第二浇口的轴向上均设有分流凸起
优选地,所述凸起的截面为三角形,以便对处于熔融状态下流动性差的塑料进料进行分流。
优选地,所述内模芯和外模芯呈截面逐渐减少的管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浇口的轴线与所述进料孔轴线共线,所述进料孔轴线与所述第二浇口轴线共面且平行。
优选地,所述支流道的出口位于内模芯和外模芯的前端,减少处于熔融状态下流动性差的塑料在流道中行程,使出料丰富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对于塑料材料加热处于熔融状态下流动性差的塑料如EPDM/ECO/NBR材料,内、外模芯外壁上流道结构设计合理,能使处于熔融状态下流动性差的塑料如EPDM/ECO/NBR材料在流道内流动均匀,并且出料丰富均匀,从而使得塑胶双层管成型件内外两层管壁分布厚薄均匀,提升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流道结构展开图。
图中:1外模芯、10第一浇口、(11;21)分流凸起、(12;22)主流道、(13;23)分流道、14进料孔、2内模芯、20第二浇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程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程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77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堆叠式收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熔机构及热熔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