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焚烧厂具有垃圾分选功能的垃圾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6914.5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2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益嗣;梁伍一;闫哲;蒋超群;徐程浩;任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B07B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0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焚烧 具有 分选 功能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厂具有垃圾分选功能的垃圾库,能在一个垃圾库内同时实现垃圾分选和为焚烧炉给料的功能。在库体中设置有垃圾抓斗起重机、垃圾坑和垃圾给料区,在垃圾给料区内设置有垃圾焚烧炉给料斗;库体设置有垃圾分选间,垃圾分选间中安装有垃圾分选设备;垃圾分选设备给料斗通过链板输送机与均料机连接;垃圾滚筒筛与均料机连接;垃圾滚筒筛的筛上物出口通过垃圾入库带式输送机与垃圾坑连接;星型筛通过筛下物带式输送机与垃圾滚筒筛的筛下物出口连接;星型筛的筛上物出口通过垃圾入库带式输送机与垃圾坑连接;渣土类物料料斗与星型筛的筛下物出口连接;渣土类物料料斗出口设置有电动鄂式阀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厂具有垃圾分选功能的垃圾库。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焚烧处置方式具有明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优势,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生活垃圾处置手段。
在垃圾焚烧厂的工艺流程中,垃圾的接收、贮存和输送系统是垃圾进行焚烧发电前的关键环节,而垃圾库的设计和建造是最核心的要素。在现有采用炉排炉焚烧工艺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进厂后卸入垃圾库,自然堆酵数天后,最后用垃圾抓斗桥式起重机喂入锅炉焚烧处理。
在现有的这些采用炉排炉工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入炉焚烧的垃圾都没有经过分选处理,对于含有较多不燃物如玻璃、渣土等的垃圾,经分选处理后可以提高垃圾热值,提高锅炉效率。特别是对于承担消纳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任务的焚烧厂,陈腐垃圾中由于渣土类物料较多,热值低,因此在焚烧前必须对其进行分选处理,否则会导致焚烧炉运行不理想,降低锅炉效率,减少机组发电量,经济性较差。因此对于此类焚烧厂有必要设置垃圾分选设备。
目前在国内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分选设备一般都布置于独立的分选车间内,该工艺厂房占地面积大,无法利用既有的垃圾坑,物料输送路径较复杂,因此土建投资较大,不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降低投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垃圾焚烧厂具有垃圾分选功能的垃圾库,能在一个垃圾库内同时实现垃圾分选和为焚烧炉给料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焚烧厂具有垃圾分选功能的垃圾库,包括库体;在库体中设置有垃圾抓斗起重机、垃圾坑和垃圾给料区,在垃圾给料区内设置有垃圾焚烧炉给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库体设置有垃圾分选间,垃圾分选间中安装有垃圾分选设备;垃圾分选设备包括垃圾分选设备给料斗、链板输送机、均料机、垃圾滚筒筛、筛下物带式输送机、垃圾入库带式输送机、星型筛、渣土类物料料斗和电动鄂式阀门;垃圾分选设备给料斗通过链板输送机与均料机连接;垃圾滚筒筛与均料机连接;垃圾滚筒筛的筛上物出口通过垃圾入库带式输送机与垃圾坑连接;星型筛通过筛下物带式输送机与垃圾滚筒筛的筛下物出口连接;星型筛的筛上物出口通过垃圾入库带式输送机与垃圾坑连接;渣土类物料料斗与星型筛的筛下物出口连接;渣土类物料料斗出口设置有电动鄂式阀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垃圾分选间设置在库体长度方向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垃圾分选间的宽度为8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垃圾给料区的宽度为9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垃圾坑在长度方向被分割成两个贮存区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库体呈长条形布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相比现有垃圾库的单一功能,本实用新型在同一个垃圾库内同时具有垃圾分选和为焚烧炉给料功能,占地面积小,实现功能区域的集约化布置,节约土地资源和降低投资,且分选工艺简单,运行安全可靠,提高入炉垃圾热值,提高焚烧炉的燃烧效率,也能有效改善焚烧炉的出渣效果,提高垃圾的燃尽率,减少炉渣等衍生固体废物产生量,改善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69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浪弧形吊顶安装结构
- 下一篇:带有防涨缩结构的软硬结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