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棉用喂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6273.3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0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三先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7/00 | 分类号: | D01G7/00;D01G7/06;D01G7/10;B04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苏艳 |
地址: | 211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喂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工棉用喂料装置,包括卸棉台、卸棉辊、驱动电机、挡板、激振器、振动杆、棉垛、吸棉斗、旋风分离器、罗茨真空泵和驱动电源,将棉垛放入挡板中后,将振动杆从两侧插入棉垛中,通过销栓将激振器固定,通过激振器带动振动杆振动,在插入棉垛内的振动杆振动和棉垛的重力作用下,棉垛的内部被抖散,方便卸棉辊刮下,并且防止棉垛在卸棉辊刮动下滚动,罗茨真空泵通过旋风分离器从卸棉台内腔中吸取被卸棉辊刮下的棉花,棉花在旋风分离器中分离,通过旋风分离器的底部卸料阀导出,能够减少棉花纤维断裂,提高纺织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棉布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加工棉用喂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棉花纺织生产之间需要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现有松解设备是将卸棉辊按压在堆垛在底面上的棉垛,需要使用吊载设备,并且压紧的原棉中的棉花纤维大多在卸棉辊的拉扯下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棉用喂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工棉用喂料装置,包括卸棉台、卸棉辊、驱动电机、挡板、激振器、振动杆、棉垛、吸棉斗、旋风分离器、罗茨真空泵和驱动电源,所述卸棉台为顶面设有方形通孔的空心长方体结构,底面设有支架,卸棉台的顶面通孔两侧设有圆形通孔,通孔中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卸棉辊的转轴两端,所述卸棉辊的外壁阵列固定连接有若干锥齿的圆形辊,卸棉辊的转轴左端键连接有皮带轮,通过皮带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卸棉台的底面左侧,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卸棉辊转动,卸棉辊的与棉垛的底面接触,将棉垛的底面刮下,落入卸棉台内部的空腔中;
所述卸棉台的底面中心设有方形通孔,通孔中固定连接有吸棉斗的顶部,所述吸棉斗为大端朝上的锥形结构,吸棉斗的底面通过管道连接旋风分离器的进气端,旋风分离器的出气端与罗茨真空泵的进气端连接,罗茨真空泵通过旋风分离器从卸棉台内腔中吸取被卸棉辊刮下的棉花,棉花在旋风分离器中分离,通过旋风分离器的底部卸料阀导出;
所述卸棉台的顶面四周设有方形的挡板,将卸棉台的顶面空间包围,防止棉絮飞散,左右两侧的挡板的外壁中心设有圆形固定座,固定座内能够插入激振器,所述激振器为电磁激振器,激振器的输出端固定有两根振动杆,振动杆的另一端倒圆,能够在棉垛放入挡板中后,将振动杆从两侧插入棉垛中,通过销栓将激振器固定,通过激振器带动振动杆振动,在插入棉垛内的振动杆振动和棉垛的重力作用下,棉垛的内部被抖散,方便卸棉辊刮下,并且防止棉垛在卸棉辊刮动下滚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激振器和罗茨真空泵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源电连接,通过驱动电源上的开关控制启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棉垛放入挡板中后,将振动杆从两侧插入棉垛中,通过销栓将激振器固定,通过激振器带动振动杆振动,在插入棉垛内的振动杆振动和棉垛的重力作用下,棉垛的内部被抖散,方便卸棉辊刮下,并且防止棉垛在卸棉辊刮动下滚动,罗茨真空泵通过旋风分离器从卸棉台内腔中吸取被卸棉辊刮下的棉花,棉花在旋风分离器中分离,通过旋风分离器的底部卸料阀导出,能够减少棉花纤维断裂,提高纺织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加工棉用喂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卸棉台1、卸棉辊2、驱动电机3、挡板4、激振器5、振动杆6、棉垛7、吸棉斗8、旋风分离器9、罗茨真空泵10、驱动电源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三先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三先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62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地下升降平台的岩土模型三维加载试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焊丝对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