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版一次性抽滤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6212.7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8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潘巧玲;杨素清;李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D29/085 | 分类号: | B01D29/0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黎芳芳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一次性 抽滤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改良版一次性抽滤杯,包括杯盖,杯盖的顶壁螺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内腔与抽滤杯的内腔连通,连接管的外壁上部套接有接口胶套,接口胶套与连接管的内腔连通,杯盖的顶壁设置有夹持方管,连接管位于夹持方管的内腔,夹持方管的左右外壁均卡接有夹头杆,夹头杆的一端贯穿夹持方管的外壁,夹持方管的一端焊接有Z型连接板,两组Z型连接板的外壁设置有连接螺栓,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避免打开杯盖二次污染,避免培养物的外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版一次性抽滤杯,具体为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消化领域,内镜检查无孔不入,成为消化道疾病诊断和治疗不可或缺的手段。内镜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较难进行清洗消毒,存在引发患者交叉感染的隐患,因此常规开展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监测,评价其消毒是否达标尤为重要。本产品采样过滤法采集内镜管腔内微生物作监测,以检验内镜清洗消毒的效果。
现有的产品采样时需要人为打开瓶盖,才能收集培养液,不能完全避免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版一次性抽滤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版一次性抽滤杯,包括杯盖,所述杯盖的顶壁螺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腔与抽滤杯的内腔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部套接有接口胶套,所述接口胶套与连接管的内腔连通,所述杯盖的顶壁设置有夹持方管,所述连接管位于夹持方管的内腔,所述夹持方管的左右外壁均卡接有夹头杆,所述夹头杆的一端贯穿夹持方管的外壁,所述夹持方管的一端焊接有Z型连接板,两组所述Z型连接板的外壁设置有连接螺栓。
优选的,所述夹头杆的夹头横截面为梯形。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内外壁上部均设置有限位环。
优选的,所述接口胶套的接口槽内腔设置有限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在瓶盖的顶壁设置有连接管,不用打开杯盖就可以直接采样,避免了二次污染;
2)本装置在连接管的外壁设置有接口胶套,提高与内镜的接触稳定性,避免培养物的外渗现象发生,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避免打开杯盖二次污染,避免培养物的外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良版一次性抽滤杯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良版一次性抽滤杯夹持方管正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为本实用新型改良版一次性抽滤杯接口胶套正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100杯盖、200连接管、210接口胶套、300夹持方管、310夹头杆、 320Z型连接板、330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版一次性抽滤杯,避免打开杯盖二次污染,避免培养物的外渗,请参阅图1,包括杯盖100;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杯盖100的顶壁螺接有连接管200,连接管200 的内腔与抽滤杯的内腔连通,连接管200的外壁上部套接有接口胶套210,接口胶套210与连接管200的内腔连通,连接管200用于将接口胶套210与杯盖100 连通,接口胶套210用于包裹内镜的头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未经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62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