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膨胀螺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5930.2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1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得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3/12 | 分类号: | F16B13/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莉娜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螺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膨胀螺栓,包括套管、销杆以及螺母,套管头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螺母设有能螺纹连接在该套管头部外壁的外螺纹上的内螺纹。该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膨胀螺栓无法用于将其他物体固定在墙壁上,且安装后销杆头部伸出套管1表面的长度不一、影响美观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膨胀螺栓,安装时先将套管放入墙壁上的安装孔内,将销杆敲入套管内,使第一管腔壁向外张开抵住安装孔,固定住套管在墙壁上,之后在露出墙壁部分的套管外壁上挂上待安装物体,将螺母活动螺纹连接在露出待安装物体部分的套管头部外壁上,将待安装物体固定在墙壁上,其具有安装方便、能保证安装后膨胀螺栓头部的平整度和美观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膨胀螺栓,应用在零配件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市面上的膨胀螺栓结构多如图1所示,包括套管1’、销杆2’、螺母3’以及垫片5’,销杆2’穿设在套管1’管腔中且两端均伸出套管1’的两端部,销杆2’伸出套管1’尾部一端的直径较套管1’尾部管腔内径大,销杆2’外壁上设有外螺纹,螺母3’通过自身内壁的内螺纹与伸出套管1’头部一端的销杆2’的外螺纹配合实现与销杆2’的螺纹连接,垫片5’套设在销杆2’头部外壁上,且位于螺母3’与套管1’之间;套管1’尾端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条穿透管壁的裂缝1’-1,每条裂缝1’-1均沿平行于套管1’中心轴方向延伸到套管1’尾部端面。安装时,在墙壁6’的安装位上用冲击电钻(锤)钻出孔径略大于或等于套管1’外径且长度大于或等于套管1’长度的的安装孔4’,将膨胀螺栓的套管1’完全放置入该安装孔4’中,旋动螺母3’使得销杆2’朝着套管1’头部方向(即向外)移动,销杆2’尾部向外运动时进入套管1’管腔内,使得套管1’尾端管腔向外张开,抵紧在安装孔4’内壁上,由此膨胀螺栓得以固定在墙壁6’上。其存在的缺点是:该膨胀螺栓无法用于将其他物体固定在墙壁上,且安装完毕后,销杆2’头部伸出套管1’表面的长度不一,不美观,需要将伸出的销杆2’头部截掉,十分麻烦。因此提供一种能用于方便地将其他物体固定在墙壁上、且安装好后无需截掉销杆露出头部、使用方便、外形美观的膨胀螺栓己成为当务之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膨胀螺栓无法用于将其他物体固定在墙壁上,且安装后销杆或螺杆头部伸出墙壁表面的长度不一、影响美观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膨胀螺栓,该结构将套管的管腔内壁由同轴连接的第二管腔壁和第一管腔壁构成,第一管腔壁的内径较第二管腔壁及销杆的内径小,并在套管尾部管壁上开设多个裂缝,配合穿设在第二管腔壁中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二管腔壁内径且直径大于第一管腔壁内径的销杆,安装时先将套管放入墙壁上的安装孔内,将销杆敲入套管内,使第一管腔壁向外张开抵住安装孔,固定住套管在墙壁上,之后在露出墙壁部分的套管外壁上挂上待安装物体,将螺母活动螺纹连接在露出待安装物体部分的套管头部外壁上,将待安装物体固定在墙壁上,其具有安装方便、能保证安装后膨胀螺栓头部的平整度和美观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膨胀螺栓,包括套管、销杆以及螺母,套管头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螺母设有能螺纹连接在该套管头部外壁的外螺纹上的内螺纹;所述套管的管腔内壁由内径小于销杆外径的第一管腔壁及内径大于或等于销杆外径的第二管腔壁同轴连接而成,其中第一管腔壁位于套管的尾部,第二管腔壁由套管的头部开始向第一管腔壁所在处延伸;销杆由第二管腔壁的开口处穿设入套管管腔内,且销杆的长度大于第二管腔壁的轴向长度;第一管腔壁上沿圆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条穿透管壁的裂缝,每条裂缝均沿平行于套管中心轴方向延伸到套管尾部端面。
本申请的膨胀螺栓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在墙壁7上,开凿孔径略大于或等于套管外径且长度小于套管长度的安装孔,将套管放置在该安装孔内,且让套管头部外螺纹露出安装孔,将销杆敲击入套管内,销杆向第二管腔壁方向移动,第二管腔壁沿裂缝撑开,抵住安装孔,将套管固定在墙壁上;之后将待安装物体挂在该套管伸出墙壁部分的外壁上,再用螺母螺纹连接在套管伸出待安装物体部分的外壁上以将安装物体固定在墙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得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得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59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